土桥村坐落于白龙江畔,为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全县河川地带农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现状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全村总人口121户538人,全村在册耕地面积248亩,截止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5800元。
一直以来,土桥村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设施农业,种植大棚蔬菜以及葡萄、花椒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并就近销往舟曲县城以及两河口集市,以较低的成本和先进的技术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3年,中组部帮扶组将土桥村确定为扶贫示范点,镇村两级都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协调和监管该村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土桥村“两委”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为突破口、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实施了村道硬化排水、民俗文化楼建设、风貌改造、景观大门建设等工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规划清晰 科学发展
在中组部的帮扶下,省、州、县各级扶贫部门先后经过3次深入土桥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并征得镇村两级和土桥村群众的广泛意见后,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工作规划。镇、村两级班子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委关于农村、双联及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全力打造富民增收产业中促进农民增收,在深化拓展“双联”行动中助推扶贫攻坚。
2012年12月22日,土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召开了扶贫开发奔小康村民大会,全村100多名群众代表通过“以石代票”的方式先后选出了符合村情民意的葡萄示范基地建设、油橄榄基地建设、村道拓宽硬化建设等12个项目,使该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资金筹措来源主要包括整村推进项目、一事一议事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及“双联”单位帮扶等各个方面。规划项目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内容全面,设计超前。
民生为本 完善设施
以前的土桥村基础设施及其落后,住房条件较差,尤其是5.12特大地震使土桥村109户群众房屋全部受损,其中55户群众房屋严重裂缝,54户群众房屋轻微裂缝,全村农田灌溉水渠、村级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都不同程度受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大川镇上下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抓“双联”行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点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水、路、渠等瓶颈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中组部帮扶组大力协调和舟曲县委、县政府积极配合、镇村两级全面落实,累计投入资金540万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及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劳务培训等项目24个,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先后完成了全长2300米村道水渠、900米油橄榄灌溉水渠、258米防洪堤等工程,以及风貌改造、村道硬化、村级文化广场、休闲廊亭、村口景观大门、太阳能路灯、厕所垃圾池、民俗博物馆整修、危房改造等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跨越提升;协调资金215万元,建设幼儿园,配置教学设备。2016年土桥村还打造了全县第一座乡村记忆博物馆,收集了古农具、古生活用具、先人丝织品、村史文物等500余件民俗文物。使乡村记忆博物馆成为展示大川镇古今民俗文化的崭新平台,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产业为重 全面发展
大川镇把“双联”行动与“159”现代农业发展计划精密结合,利用土桥村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养业模式,着力培育壮大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劳务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村主要种植以葡萄、油橄榄、核桃和花椒为主的各类经济果树30000余株。2014年土桥村引进红提、昭平红等16个适合本地生长的葡萄优良品种7000余株,还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到村内蹲点指导果树栽植。秋收时节,土桥村民将葡萄主要销往舟曲县城农贸市场和宕昌县两河口乡集市,有条件的农户还会车装到临近县城或者较远农村出售。目前葡萄的销售价格从刚上市的15元到5元不等,一亩地种植葡萄年产300公斤,收入在6000元左右,是种植传统农作物远不能及的。这也为土桥村发展“庭院经济”创造了条件,大规模的经济林果种植有效改善了土桥村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群众的增收途径,目前土桥村共有农家乐6家,规模较大的2家,年待客量近5万人次,创收达200万元。2016年土桥村还举办了首届舟曲大川葡萄旅游文化节,吸引省内外游客数千人,进一步对外宣传推介了“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的舟曲旅游文化品牌,带动葡萄产业及乡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在设施农业方面,土桥村共搭建蔬菜大棚71座并已全部投如使用。养殖业方面,全村共培育扶持生猪养殖大户1户,年出栏生猪120余头,出栏仔猪80余头;肉鸡养殖大户2户,年出栏肉鸡2500余只;养羊大户1户,年出栏羊40只。土桥村还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为已经发展起来的和有发展意愿的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借贷业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与此同时,持续选送土桥村“两后生”参加常州劳务技能培训;举办劳务技能培训4期、培训230人次,促进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邀请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引进优良农副产品品种,促进土桥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党建为要 夯实基础
土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根据“党建示范点”和“民心党建先锋工程”等有关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1.组织体系完整。土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产业促党建、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完善组织设置,配强村级班子,同时强化班子自身建设,每月召开1次村“两委”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会议,并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学历高、文化素质好的优势,协助开展村务党务工作。
2.村级班子高效。土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带富本领高,服务意识强,加之近年来镇党委不断强化村“两委”班子培训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培训4期、培训120人次,同时积极与上级衔接,争取干部培训机会,组织村干部赴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强化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责任和能力。
3.党员队伍能干。土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8人,支部切实加强管理党员,严格从优秀农民、工人、致富能人、回乡青年、转业军人、青年妇女、大中专毕业生等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至少对无职党员设立1个岗位,解决好农村无职党员“任务不明、职责不清、评议无据”的问题,采取“党员帮建”、“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在带领群众投身扶贫攻坚中亮明身份、走在前列。
4.阵地建设规范。严格按照村级活动场所软件建设 “十个规范”和“九有一上墙”要求打造;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设施齐全,驻村干事每周坐班不少于3天,为民代办事务,确保村民常规事务足不出村就能办理;积极支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配备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设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正常运行,发挥党员教育培训作用突出。
土桥村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借力中组部帮扶和省州帮联单位力量,以庭院经济、种养业、劳务输转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做强做优特色富民产业,培育持续增收的经济增长点;注意吸收运用先进适用科技,提升农副土特产品质量及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和培训,开阔党员干部视野,提升管理村级事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考验党员、检验干部,切实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通过不懈努力,交上一份让上级党组织认可,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逐步把土桥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