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最新消息 << 中国农村网

江苏如皋平园池村

  平园池村,地处世界长寿之乡——如皋的北部,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业村,全村共3354人,耕地面积3548亩,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村两委和集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大力培植乡村旅游,全面开展环境整治,使全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得到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着实体现了平园池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几年前,平园池还是一个靠天吃饭、以农为主的小村庄,村内没有一家规模企业,虽然没有经济上的优势,但远离工业的污染,使得这里保存着一份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穷则思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村两委群策群力,通过盘活村闲置资产,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抓住土地流转,引导和鼓励村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种植;扩大梨园种植面积,发展周围农户利用家前屋后的空闲土地种植梨树;村支书刘炜建利用其上任前的养鸡场,带动村民发展特种生态养殖,成立合作社,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所出产的“水绘园”牌绿壳蛋、草鸡蛋、丰水梨等绿色食品先后进入上海、南京等城市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通过几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新一任村书记的带领下,经过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多方的积极发展,通过环境整治、道路修整、河道治理、绿化管护使得本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道路硬质化达90%,绿化覆盖率达48%以上,建造垃圾池180座,由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工作,村庄“脏、乱、差”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着力打造公共基础设施,先后建设了公共服务中心、徽派风格的龙门、村民文化广场、村民大舞台、文化长廊、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所,结合“送戏下乡”开展多样性的农民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好的环境离不开好的人文环境,长寿之乡是我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与敬老爱老、助人为乐的和谐氛围是分不开的,本村通过媒体平台宣传、分享我村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树立“爱心大使”典型,关爱老人、关心弱势群体;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传播家庭正能量,推进家庭文明建设;设计具有平园池特色的logo,创作了体现平园池风貌和特色的村歌,创造出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生活氛围,进一步推动提升村风民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出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环境好了,生活好了,可村两委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如何才能使得人民群众真正的过上小康生活,无疑成村两委的宏图目标。围绕“美丽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旅游,成为了村两委的一个新思路。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原则,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全村整体布局,拿出一套适合本村的建设方案,通过对本村实地考察和对合并前三个村历史的挖掘,决定恢复原藕池村藕池的原始风貌,并对请具有园林设计资质的单位对修整后的藕池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打造相应的景观及观景设施,设立农副产品展示区,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藕池文化园;利用原鱼苗养殖的废弃鱼塘,经过整理和规划,建设为休闲垂钓中心;依托如皋花木产业,凭借“云头,雨足、美人腰,刘海顶”如派盆景的影响力,与如皋花木大世界建立了一个以微型盆景为特色的集草庄,给今后旅游发展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为了能让外来游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利用了原戴庄小学搬迁的旧址,与上海旅游公司共同开发建设一个停车、购物、住宿、餐饮多功能一体的旅游集散地,更好的服务于游客。

  村两委的团结和对工作的执着与热情,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让我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取得了飞跃发展,使得本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让村民真正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无限魅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