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瞿昙镇新联村总户数309户,4个社,1134人,其中,藏族4户16人。耕地面积536亩,人均耕地0.47亩。全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5010元,主要收入以劳务输出和经商为主,其中,外出务工276人,开商铺21户。油菜、洋芋、蚕豆及小麦为主要农作物。2013年实施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实施的主要项目有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实施项目农户涉及3个社201户873人,奖励性住房项目实施76户,危房改造项目实施32户,完成总投资3800多万元。村内有著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和福神庙,是瞿昙镇政府所在地。
二、优势特色
1、瞿昙寺
瞿昙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汉式宫廷建筑风格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为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4公顷。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将该寺视为佛教圣地,多来进香朝拜。该寺也是青海省最为知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2、六月十五花儿会。
六月十五花儿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瞿昙镇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间花儿艺术之乡”。乐都区瞿昙新联村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新联村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
3、瞿昙民间射箭。
瞿昙镇新联村民族射箭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从每年3月到10月中旬射箭活动就陆续不断,成为一项老少皆宜、不分民族的民间体育大餐。
4、南山积雪
南山,古称雪山,当地叫照碑山,是乐都区辖境最高山峰,它沿瞿昙沟叉自西而东,横贯南境,是瞿昙镇与化隆县的天壤屏障,越山而过不远就是养育古老文明的黄河峡谷。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
5、药草台寺
药草台林区是一片被原始的针叶林覆盖的区域,春季葱葱笼笼,夏季墨黛妩媚,秋季红叶参差,冬季又变得寂静恬淡。在这里,除了优美的原始森林外,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语称“卓仓大寺.扎西当噶”的药草台寺院。
三、具体做法
(一)集镇建设得到实施。按照“符合规划、尊重民意、突出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每年投入一定比例资金,逐步在全村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庄绿化,实现庭院清洁卫生,街巷干净整洁。新建了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和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旅游业不断壮大。新联村依托瞿昙寺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前来我村观光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万元。
(三)新产业得到发展。在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目前,中药材种植和劳务输出已初具规模,继续扩大蔬菜及地膜洋芋种植面积,建立牛羊育肥基地,加快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
(四)小集镇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对从村区由北向南通过的乐化公路进行了改建;完成集镇老街路面硬化工程,并沿街安装太阳能路灯。二是在瞿昙河东南征用土地,配合第三产业的发展凸现旅游业带动农民收入。三是加大配套辅助设施建设,修建村活动场所300平方米。四是修建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297个;完成了行道树种植和垃圾点设置工作,美化了城镇环境;五是修建了寺前广场和入寺阶梯,并配备了休闲娱乐设施。
四、发展思路
(一)发展有利条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而且道路畅通,是乐都区南部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集贸中心,加之乐化公路、乐都南山大通道穿越全村,为本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旅游资源丰富:本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属于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瞿昙寺、新联村的花儿会、射箭、唱戏、藏舞等民族风俗活动,构成了瞿昙旅游业的特色项目。
(三)土特产品比较丰富:瞿昙镇新联村域面积大,家庭养殖基础好,如牛、羊、猪、鸡等以及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和油籽、马铃薯、蔬菜等实现综合开发。
(四)集市贸易活跃:瞿昙镇新联村地处瞿昙镇中心地带,是乐都区南部地区贸易集散地,随着本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商贸业将成为本村第二大产业,为搞活城乡流通领域,为富民强村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