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候选村 << 中国农村网

山东邹城峄山镇大庄二村

  在邹城市峄山镇,大庄二村经济实力不是最强,班子也不是最硬,但却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庄,是该镇里唯一一个连续36年被评为文明村庄的村,23年未出现一起大的偷盗案件和越级上访事件,连续24年无计划外生育,一位曾经到该村参观的领导评价说,“大庄二村的经验,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就是不能复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一个24年的坚持就是最成功的经验”。这位领导说的“24年的经验”是指该村自1993年以来,坚持每年举办精神文明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带动村风民风持续改善,推动了村庄的和谐发展。

  一、背景与意义

  邹城市峄山镇大庄二村位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南6公里处,紧邻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峄山,金临路、大泉路、邹王路等市级主干道路穿村而过,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村共有185户,668人,党员20名;耕地1236亩,主导产业为林果业种植。曾经的大庄二村也和其他山区村一样,既不临城,也不靠矿,农业种植条件较为落后,自然条件比较差,村庄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群众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期盼较高。

  二、治理过程和创新点

  近年来,该村针对群众期盼,充分发挥紧邻金临路、大泉路和峄山景区的优势,以精神文明创建为统领,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作,全村经济发展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连续20多年被授予“邹城市文明村庄”、“邹城市五好党支部”、“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1、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群众文明素质

  20多年来,该村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把乡风民风培育和移风易俗作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总抓手,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连续24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一是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是肌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该村自1992年开始,启动实施家庭文明“细胞工程”,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确保评选活动的实效性,制订了《大二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农民家庭文明档案,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在评选过程中,先让每户对照十星级文明户标准,自报星数后,再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由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村精神文明工作小组成员对每户自报星数进行评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最后将确定后的每户星数进行张榜公布,年终进行总评,进行隆重表彰奖励。同时,对”十星级文明户”实行动态管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文明村民”评选活动。该村连续22年开展以“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科学种田示范户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村民”评选活动。评选过程坚持“让群众说话”的原则,实行“海选”的形式,由每家每户进行投票,然后按照得票由高到低的评出先进个人。截至目前,已评选出好媳妇1200余人次,好婆婆980余人次,好妯娌470余人次。对评选出的好媳妇,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采取给娘家送喜报的办法,不论女方娘家远近,一律敲锣打鼓,郑重隆重地将喜报送到女方娘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为切实扭转群众在红白事上的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让群众自我对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该村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2006年初,在征得群众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成立了大二村红白理事会,组建红白喜事服务队,村两委成员和村干部为成员,无偿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坚持公平自愿,稳步推进实施。该村组织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村精神文明领导小组人员,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努力克服周边群众看法,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户与村民签订《大二村移风易俗协议书》,制订了红白理事会职责、红白喜事运作章程,规定了招待范围、招待标准及新式礼仪制度。截至目前,该村共发生红白喜事40多起,全部按照章程办理,平均每起节省资金7000多元,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家庭负担,真正形成了村风正、民风淳、乡风浓的和谐发展氛围,成为峄山镇唯一一个连续29年的文明村,20多年未出现一起大的偷盗案件和越级上访的事件;连续20多年无计划外生育。

  2、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村庄

  近年来,按照市镇工作部署,该村依托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峄山东北麓、西邻金临路、北邻大泉路的交通区位优势,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启动实施了四大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形象明显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村庄绿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万余元,对村庄所有入村道路及村内主次街道进行绿化,栽植白腊、柳树等树木、灌乔2000余棵,启动占地1500平方米的村级植物园建设,打造3处绿化节点,修建游步道100米,方便群众赏景、休闲、游憩。二是“户户通”工程。统筹各类资金20余万元,新修户户通3公里,完善道路绿化、排水设施配套,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三是坑塘治理工程。投资8万余元开展坑塘治理,重点实施疏通径流渠道、整治坑塘岸坡及绿化工程,打造荷塘公园,栽植柳树等绿化树木300余棵,成为大泉路沿线新亮点、新绿带。四是便民服务中心工程。采取市场化手段建设了大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中心总投资800余万元,占地9000平方米,建设办公、会议、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场所,配套大型农资超市、省级规范化幼儿园、文化广场、婚庆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能够解决周边万余人休闲、购物、上学等难题,实行7个行政村集中办公,为周边6000余名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村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富民工程来抓,持续投入,全力推进,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突出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积极引导,加快土地集约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目前,该村土地流转达到1500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3家、专业种植大户20余户。在规模流转的基础上,突出果园管理,聘请省果科所专家指导,成立了专业服务队,采取修剪、涂白、保护行、打药、施肥、浇水“六统一”技术措施加强管理。二是突出科技引导,打造精品。坚持以点带面,走绿色无害化的经营路子,所有品种种植不施化肥,只上牛粪和豆粕,其中,峄源丰精品采摘园区种植的大樱桃有早大果、红灯、红蜜等9个品种,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采摘示范点。三是坚持用景区理念发展林业,实现乡村旅游。把实施退耕还林与张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在村北建设了600亩高标准大樱桃示范园,打造生态乡村游景点2余处,既丰富了旅游内涵,又提升了林业效益,促进了村民增收。

  三、效果与分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村民给予全面教育、管理、服务,改变不良社会风气,改善村民精神面貌,才能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村庄和谐发展,才能让群众真正过上“文明”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