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候选村 << 中国农村网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克松村

  克松居委会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之南7公里处,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庄,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人民公社、第一个教学点等诸多第一,一直以来被誉为“一块红色的土地”。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克松居委会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平反叛乱以后,克松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在1959年12月2日,民主改革工作组在这里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西藏民主改革后,1960年成立克松乡,1965年10月7 日,建立克松人民公社,1984年废除了人民公社以后,恢复为克松乡,1989年改为克松村,2002年克松村民委员会改为克松居民委员会,隶属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

  克松居委会现有4个居民小组,242户,882人,党员119人,团员17人,劳动力470人,其中男221人,女249人。外出务工人员370人;社区总面积3178.5亩,耕地面积1600亩,其中菜地82亩,林地395亩,牛羊合计1185头(只),农业生产机械化达到98%。

  克松居委会目前主要形成了以农业、运输业,外出务工为主导的三大产业,其次服务业、加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2015年克松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327.42万元,人均收入14000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松居委会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全区十佳基层党组织”奖(西藏自治区党委)、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国家体育总局)、全区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西藏自治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中共山南地委)、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党支部(中共乃东县委员会、乃东县人民政府)等十多个奖项。

  西藏民主改革50多年来,克松居委会始终以维护稳定为重点,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克松光荣传统教育、“四观”“两论”教育、“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教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教育和“三个离不开”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克松居委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利用克松居委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展览室,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自展览室2008年开放以来,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学生、农牧民群众、军人等共5万余人次。为加强克松居委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克松居委会积极组织群众排练话剧《农奴泪》,反映旧西藏广大农奴悲惨的一生,话剧演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3月,“克松居委会居民致全区百万翻身农奴的公开信”引起了国际、国内、区内的广泛关注,克松居委会的知名度也大幅度提高,再加之克松位于雍布拉康和昌珠寺之间,属于城郊结合部,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克松居委会将利用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影响力,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业。2014年,在山南地委、行署及乃东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克松居委会实施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克松发展红色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克松居委会积极利用克松蔬菜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克松居委会积极探索无土栽培技术,利用蔬菜大棚进行试验,边学边种,边种边学,现在已经成功进行无土育苗,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居委会通过与自治区蔬菜研究所建立了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等合作关心,先后选派4名群众到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跟班学习一个月,邀请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领导深入基地开展培训14次,基地组织举办乃东区蔬菜种植培训1次,培训技术员80人次。在销售渠道上,居委会通过与超市建立种植购销合同,组织群众按照超市的供货要求进行种植,超市负责销售的模式,解决了克松居委会蔬菜的销售问题。通过蔬菜产业发展,每年为群众创收42万元。

  2013年,居委会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种植213亩青饲玉米,探索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模式,通过与丰乐农业有限公司洽谈,签订收购协议,每亩地创收3000多元,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2015年居委会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种植面积扩大到了760亩,为群众创收240万元,每亩地比种植粮食多收入2000元。

  随着克松饲料产业的不断扩大,为养殖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未来几年将大力发展牛羊养殖。。

  近年来,克松居委会逐步树立“以思路带规划、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的发展思路,转变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努力引导群众致富。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村容村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不断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变革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尽快建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充满活力并具有西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