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燕: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民族工匠”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海燕:

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民族工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发贺信,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就业、服务民生的教育。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海燕对民族职业教育问题高度关注。她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与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中职教育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与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体制不灵活,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教融合基础薄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此,需要把支持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作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加以解决。

  钟海燕在调研中了解到,2020年景宁县有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并从事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工作;同时,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在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有着比较广阔的就业资源,急需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钟海燕说:“文化产业的开发,这个就是我们非常紧缺的,比如像畲族彩带、畲绣、畲族山歌,怎么让文化变成文化产品,拉长产业链,我们非常急缺这类型的人才。”

  钟海燕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支持力度。加大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帮扶力度,改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优化、学生发展路径多元化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多元化办学,引导发达地区优质资源进入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对民族地区技能院校在公用经费、教师支出、管理费用、技能竞赛培训基地建设、硬件保障上能够给予支持,提高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民族工匠,来推动民族地区加快跨越式发展。

  钟海燕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是关键因素,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紧迫,加快形成与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对当前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我建议要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大力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收入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