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建议完善黑土耕地保护支持政策,推广复制业已成熟的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子孙后代留下沃野良田和生存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旗:继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改变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让农村生态环境永续美丽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绿水青山是农村的最大优势,是一笔“既买不来又借不来”的宝贵财富。今年两会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发展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举措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等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下大力气补实这块短板,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尊重农业生产规律,让治理有章可循。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是绿色、无污染的。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填湖造地。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化学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产生的污染物超出了环境承载力,农业生态循环链条面临断裂的危险。现在我国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补实农村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应吸取传统农业循环利用的优点,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治理的治理到位,让农业不再是产生污染的源头。我国正开展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东北黑土地保护等具体工作,都提出了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合理干预的治理要求。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按规律行事,重构生态循环链条,既使农业生产高效开展,又将可能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让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贯穿到了发展全过程。
坚持采用绿色生产方式,让路径高效持续。农村生态环境不仅要靠事后治理,关键的工夫要下在事前。需转变当前农业生产方式,走一条高效的绿色农业现代化生产之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从根本上转变“竭泽而渔”的农业生产粗放型发展方式。截至2019年底,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37.8%,农药平均利用率达39.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多地也在积极探索发展绿色农业新产业,民宿餐饮业、数字信息产业、有机绿色农产等已经成为我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农业就可以实现永续健康发展。
坚持完善政策体系机制,让成果有力长久。补实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短板”是一项艰巨任务,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十分重要。我国正加快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支撑体系,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机制,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营、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管理办法,完善农村环境质量标准和综合评价体系。此外,我国积极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大力引导各地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治理农村环境,建立“以奖代补”转移支付制度,大力培育农村污水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社会参与全新力量。将来要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让保护生态环境的不吃亏,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受益人,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良田沃土、碧水蓝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是“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关键一年。需“再添一把柴”,为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绘就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铺就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让农村大地重现五彩缤纷的美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