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作家马慧娟。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银川5月15日电 (杨迪)“脱贫首先是物质上的富裕,其次还要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提升。”1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作家马慧娟如是说。
这位来自宁夏农村、十年间因写作按坏了13部手机而被称为“拇指作家”的全国人大代表深知:知识就是力量,文化改变人生。因此,她准备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多围绕乡村文化建设展开。
“今年我提交了加强村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建议。”马慧娟说,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非常到位,但缺少“文化专员”去做专业的事情,因此她建议在乡村设置专人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移民搬迁使我走出大山,互联网使我实现了梦想。”2001年,马慧娟一家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2010年,马慧娟开始尝试用手机在QQ空间里写随笔,十年间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其作品亦通过网络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互联网让我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马慧娟认为,互联网能够给人更多的机会。但她发现,虽然乡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文化建设的步履却有些慢,虽然互联网、智能手机已经在农村普及,但仍有不少农民对互联网不了解、不接受。
“有的人不会使用电脑、手机交水电费;有的人对网络购物、网络转账接受度不高……”马慧娟说,她建议中提到的村文化协管员首先要“懂”互联网,以向村民普及互联网知识,同时还要有充分的文艺知识储备,带动村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的。”马慧娟说,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多方协作,静下心来健全完善乡村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