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越是进入冲刺阶段,贫困地区越要守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夯实脱贫基础,提高脱贫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在连续六年减贫超千万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减贫千万的目标,体现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这也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经济专家张连起委员说。
在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的甘肃省,脱贫攻坚的“绿色”元素比重持续增加。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境内扎尕那地质公园入列“国家地质公园”,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迭部县委书记仁青东珠代表说,为了不让贫困群众守着好山好水受穷,近年来当地通过修建旅游厕所、农村公路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藏族特色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种植,从事旅游运输等延长旅游产业链。
“旅游扶贫带动当地近35%贫困户脱贫,旅游业现在不仅是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产业,更是脱贫攻坚的绿色新动能。”仁青东珠深感绿色脱贫之路“走对了”,“深度贫困地区要坚守发展的‘绿色’底色,增加脱贫攻坚成效的‘含绿’量。”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扶贫应该做‘加法’,通过不断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进而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牧原集团党委书记秦英林代表说,通过探索“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等多方共赢。这一模式已推广复制应用于全国55个贫困县,直接帮扶贫困户近13万户约30万人。
“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除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外,还应提前从防止返贫和防止新的贫困发生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部署。”孙其信说,深度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脆弱,贫困程度深,极易发生返贫,也极容易形成新的贫困,应在精准脱贫阶段就夯实基础。
“摘帽不摘帮扶,对于已经脱贫的地区,企业可在‘万企帮万村’基础上,逐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通过探索设立企业乡村振兴试点村、建立乡村振兴基金等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养老、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一手巩固脱贫成果,一手推动乡村振兴。”秦英林建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