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中国农村网
全国农担体系获《人民日报》重磅宣传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就在全国人大开幕第二天(3月6日),我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以半个版的形式宣传了全国农担体系,向包括两会代表、委员在内的广大读者介绍了全国农担体系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展示了全国农担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在财政部农业司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国家农担公司顺利完成了此次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获得与会代表、委员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传播效果良好。接下来,国家农担公司将与33家省级农担公司一道,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方位拓展银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抓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加速做大担保业务规模,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难题。建立财政支持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支持各级农担公司  专注农业经营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级财政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44亿元,支持国家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注资。经报国务院批准,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5月成立,是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国家层面的实体机构。

  省级层面,建立33家省级农担公司,目前已设立分支机构521家,与地方政府或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1017家业务网点,基本实现对全国主要农业县的全覆盖。同时,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确立了地方先行、中央支持、市场运作、银担共赢的全国农担体系建设原则思路,并针对农业信贷担保业务风险较大,以及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脱农、离农倾向等情况,加强指导、明确政策、强化要求、健全机制,要求政策性农担公司必须专注于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得开展任何非农业业务,10-300万元之间的政策性业务不得低于总担保规模的70%,在实现政策聚焦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担风险,确保体系政策性职能发挥和可持续运营。

  推动财政支农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财政支农方式的创新,是全国“三农”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财政+金融”“政府+市场”属性特征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顺应了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历史趋势,放大了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目前,全国农担体系稳步推进政银担等多方合作,国家农担公司与16家银行总行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33家省级农担公司与450余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与452个市县级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探索设计出一批接地气、有特色的担保产品和业务模式。自2015年7月体系组建至2019年1月末,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新增担保项目34.2万个,金额1216.5亿元,相较于注册资本金,政策效能放大了2.23倍。2018年,在保余额和项目数大约分别占全国涉农融资担保行业的30%和40%以上。全国农担体系担保费率一般在1%-1.5%之间。农担体系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目标任务与各级政府农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在政银担多方合作下,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担保额过亿元的市县,农担项目户均规模36万元,10-300万之间贷款担保占比达80.33%,充分体现了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农担体系的实践初步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可以通过政策性担保的方式,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2019年,全国农担体系将继续全方位拓展银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抓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做大担保业务规模,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速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