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详细阅读]
您当前所在:大会主页  >  解读·评论 << 中国农村网
新华网评: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关注“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评论之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5日正式发布,毫无悬念地继续关注“三农”问题,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共分6个部分,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对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回眸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成绩单着实令人欣慰,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也日渐凸显。面对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已成为时不我待的大势所趋。

  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需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重大调整。

  一是瞄准市场需求,调优产品结构。民以食为天,农产品生产当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力求满足国人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而供应结构失衡的根源就在于生产没有适应需求的变化。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再只是能填饱肚子,而是讲求荤素兼用、营养均衡的科学搭配。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必须与时俱进,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在确保“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统筹调整粮经饲三大种植结构,推进种养加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供给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

  二是秉持绿色发展,调好生产方式。粗放式经营管理让农业生产陷入高成本、低产出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怪圈。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摒弃传统经营理念,着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方式,既要偿还历史欠账,也要为子孙后代预留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淘汰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业与投入,务实践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举措,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三是促进三产融合,调顺产业体系。鉴于农业生产早已超越“种地”范畴的客观现实,围绕“农”字做文章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我们着力发展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力求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升值。比如,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致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的互联互通,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