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详细阅读]
您当前所在:大会主页  >  解读·评论 << 中国农村网
记住六个要点 就能“吃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鸡年刚到,中央就给农民朋友送来了今年一号“大红包”!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5日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可见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这份文件约13000字,重点就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帮大家理解文件精神,今天(2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亮点、重点和不同?迅速跟上中央的权威专家GET起来。

  一、调整+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是什么?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唐仁健介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来谋篇布局。

  (一)调整

  1. “三大调整”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一个“”字。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一个“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一个“”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2.“两大支撑”

  科技支撑,就是要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基础支撑,就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二)改革

  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二、为农业农村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乡村工匠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

  农业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唐仁健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意之一就在“人”上,在农业的主体和人才的保障方面给予了相当篇幅的关注,提出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要培育乡村的专业人才和工匠等政策。

  “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规划、乡村建筑,包括民居民宅,既不规范,也不符合乡村地域特点的美观,问题在于很多情况是用城市的理念,用城市的研究院、规划院、设计院去搞农村的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出现了结合不好的问题。所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关注,提出今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唐仁健说。

  

  三、拿出当年发展乡镇企业的劲头来做新产业,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其中包括: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现在,农村创业和返乡创业势头很旺,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韩俊说,谈到此处,自然就会想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确实需要拿出当年发展乡镇企业的那股劲头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营造支持返乡下乡创业浓厚氛围,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形成新的异军突起。

  那么,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有什么政策支持呢?

  韩俊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一方面写得很足,份量占得很重,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政策、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比如:

  用地:

  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文件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政策。

  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不过,这些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严禁违规违法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会所。

  用人:

  文件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绿色、安全、放心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质量兴农”,强调绿色发展要突出一个“绿”字。唐仁健表示,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对别的行业或者别的领域来讲,最突出、最重要的是绿色、安全和放心。“农业结构调整千调万调,如果这一调解决不好,恐怕就不能算成功。强调农业的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的生产方式,这种考虑既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本身的需要,也是在还多年欠下的历史旧账,同时也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是释放了转变农业发展导向的强烈信号。除了多年强调农业生产要绿色之外,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上也强调绿色,在以前多年讲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础上,这次特别加了“农村增绿”,这是新提出的要求。

  二是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主要是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还要着力培育和保护农产品的品牌,让品牌为农产品担保。

  三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从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进一步压实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的责任,织密织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追溯网络。

  

  五、提高资金效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

  农业农村发展有许多花销的地方,财政投入还会继续增加吗?

  唐仁健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财力增收也很困难,不像以前那样可以两位数以上的、大幅度的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但是,首先对‘三农’来讲,无论如何还是要强调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必须增加,不管增多少也要增加。其次,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用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实现两手抓。”

  一手抓“整合”: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办最该办、最急需办的事。

  一手抓“撬动”:用财政资金作“药引子”,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金融方面有大篇幅的规定,写得也是最长最多的。”唐仁健说。

  (小编算了算,“加快农村金融创新”这条写了800多字呢。先不贴在这里了,大家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阅读原文”去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原文。)

  

  六、“三区、三园、一体”——今年特别重视抓手、平台和载体的建设

  相比本世纪前13份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举措

  唐仁健介绍,这次文件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的建设。“任何工作、任何政策如果缺乏平台、抓手和载体的话,往往落实不下去,所以今年一号文件在这方面给予了格外重视和关注,主要体现为‘三区、三园、一体’”。

  “三区” 就是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包括稻谷、小米、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农产品生产的保护区,是为了确保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够保持基本自给,这些品种包括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这五大产品。建设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园” 指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是聚集现代的生产要素,主要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群。建设科技园,主要是突出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实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目的是要打造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关于创业园,现在很多下乡、返乡创业的人才要创业创新,得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平台。

  “一体” 是指田园综合体。文件特别规定,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总体来讲,通过‘三区、三园和一体’的建设,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把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聚集在一起,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概览

  核心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核心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六大主要措施

  1. 调结构,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2. 提品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促融合,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4. 提效益,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5. 补短板,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6. 推改革,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