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憋上一大口气,屏住呼吸,踮起脚尖,小心翼翼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这是百乡万户宁夏调研组在村里上厕所时的必选动作。
调研组重点调查的中宁县田滩村、原州区姚磨村都没有通下水,姚磨村更是连自来水也没通,这给村民生活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没有排污设施,“厕所改革”无从谈起,没有自来水,洗澡成了奢望,这里的村民一个月能洗一次澡就算好的了。
通上上下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坚实一步,但建设模式如何选择、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后续怎样运行维护,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智慧。
其实早在2009年,姚磨村就完成了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工作,自来水使用一年后,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划和勘察,取水源被上游工厂污染,达不到饮用水标准,自来水就停了。村民不得不去村外2公里处取水,前期投入的自来水设施设备已然荒废。
田滩村有近200户没有通上自来水,原因是当初修建自来水管道时,需要破拆已经硬化的路面,施工费用较大,下拨的项目资金不够,村民又不愿出,水管只能铺到村路口。村干部苦于没有资金,迟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导致村民的怨言很大。
项目资金只管建,后期维护没着落,这是农村自来水及排污管网建设管理遇到的普遍问题,但由于不少村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运营维护的费用无法落实,管网坏了没人修,影响了村民的使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诉求更加迫切。生态宜居建设要从农民最迫切、最关注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最基本的做起。通上上下水,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让村民住的舒服、住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