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压减黑龙江等寒地井灌稻、湖南重金属污染区籼稻等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减少库存压力。作为规模化种植水稻的最大的国有农业经济体,黑龙江垦区贯彻落实水稻调减任务责无旁贷,但面临着怎么调、往哪调的难题。近日,调研组在八五〇农场围绕水稻种植面积调减进行了走访调研。
在八五〇农场第五管理区职工左锋家里,他算了一笔账:2017年他种植水稻250亩,每亩纯收益约500元;若水改旱,大豆每亩纯收益约260元;玉米每亩纯收益约400元。他说到:“同样的地,现在的效益更好,搁谁谁都不会改,再说水改旱也是一笔不少的花费”。据八五〇农场王本峰副场长介绍,2017年农场每亩水田平均发包租赁价约为510元,而每亩旱田平均租赁价约为280元,两者相差近一半,水稻一旦调减,短期内农场收入势必有所减少。
农户不愿改,农场不想改,这是事实,也是种植结构调整中的难题。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五管理区第25连队,多年的水田种植让农田机井水位已从20年前的十几米下降到目前的30多米,平均每年下降1米;黑土层厚度也在逐年减少,地力持续下降。放眼市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稻谷已然供过于求,东北粳稻库存压力尤为明显。长此以往,农场和职工种植收益将更加受损。因此,适当调减水稻面积,有助于淘汰垦区部分低效的水稻生产,拓展垦区农业资源节约、绿色生产和生态友好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加快升级。
经过这番调查,结合中央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调研组认为,水稻调减要讲原则,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做到提质稳量齐头并进,重点调减方向应聚焦水稻非优势区、井灌区以及积温不足高风险区。在调减过程中,围绕部分垦区职工收入下降问题,可以通过直补方式进行适当补助;改革完善现有收储政策,逐年减少低品质水稻收购量,加快农业水权制度改革,用成本压力引导调减种植;垦区农场更要抓住政府引导调减的时机,利用好扶持政策,针对“稻强米弱”的现实,以“粮首食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大米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联系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订单生产、产销衔接、加工转化,组织引导种植农工参与后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有序推进水稻面积调减。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黑龙江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