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湾村:城镇化进程中何去何从?
2018年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第二十一组
2018年3月12日
孙家湾村是渤海辽东湾边的一个以捕捞为主的渔村,村边就是辽东湾著名的白沙滩,岸线3.6公里,全村现有950多户,2600多人,其中渔业人口占80%,渔业是村经济的绝对支柱。
全村现有渔船162条,绝大多数渔船主机功率在100千瓦以上,属于大中型渔船。船老大老杨今年63岁了,家里有一条船,尽管年事已高还在当船长出海,老伴儿用自家的临街房开了个小卖店。老杨和老伴儿告诉我们,村里人多数靠渔业为生,家里没有船的也多靠上船打工,或从事与渔业有关的买卖鱼货、修船补网等有关的工作。“只要海上挣钱了,咱们这个村里村外呀就都繁荣了,一个妇女补补网一年也能挣个两三万块钱,不仅咱们这个小卖部人来人往,外边的小餐馆、集市买菜的人都很多。但现在不行了,动迁之后就冷清多了。”
老杨和老伴儿说的“动迁”,是指孙家湾村这一带十年前被划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规划,这里将成为未来的行政办公和住宅区。邻近几个村已先后转为“城区”,孙家湾村现在成了“城中村”。2013年后,全村拥有的4000亩耕地被政府征走“归零”了,村民“动迁”也在推进之中。
为了在城镇化浪潮中保障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渔村配合政府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养老保险部分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在耕地“归零”后,村“两委”积极协调民政、社保等部门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用征地补偿资金一次性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金,男性65、女性60即可领养老金。70岁的老党员刘建华说,“当时我们两口子一次性交了6.8万元,现在两人每月可以领3千多块,日常生活不愁了。”二是建设配套设施保障渔民生产需要。为解决渔民“上楼”后无处放置网具问题,村集体结合棚户改造项目,统一组织建设了渔具库房,以成本价格销售给村民。已经“上楼”的船老大老苗说:“之前还在担心上楼了之后8千多张网没处放,现在好了,直接放在库房,即安全又整洁。”三是开办海滨浴场增加渔民收入和就业渠道。在失去耕地后,为了让村民们有其他持续收入,村集体决定充分利用村边的沙滩资源搞海滨浴场项目。2013年,以村两委委员、中共党员、村民代表为主的团队,大干一个多月,将3多公里的海岸线打造成了锦州市的夏季海滨旅游胜地,当年实现利润30余万元,第二年承包出去实现收入120万元。村民老周告诉我们:“2013年搞浴场,每人分了500多块,以前从来没有这样事儿。”但近几年由于环境变化、村民对收入分配意见不一致等多种因素,导致收入减少,壮大集体经济和进一步扩大投资等设想难以实现。
调查组在调研中体会到,何去何从是孙家湾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渔村在转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找到了一些出路,但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渔业怎么办、渔民怎么办?渔业资源衰退、捕捞强度过大仍然是渔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村民们普遍反映,现在渔船控制的严了,但网具增加很多。同样一条船,以前虾爬网(定置刺网)由3千片增加到现在的5千片、8千片,地笼(主要捕捞章鱼)则从2千个增加到现在的5千个至1万个。网具的大幅增加,不仅大大增加了捕捞强度,也使捕捞海域异常紧张,“现在下网的地方都没有了。”另外,近海涉渔工程建设、水域污染对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据村民反映,2014年开始,离岸3公里的地方实施大范围的围海填海和人工岛建设,造成休闲浴场海水交换不畅,淤积污染严重,“来浴场游玩的游客少了不少,以前退潮时,游客在滩涂上一个小时可以捡到三四斤贝类,现在都没有了。”
孙家湾未来向何处走?减船转产、降低捕捞强度,让渔业生产可持续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部分渔民进行转产转业、加大休闲浴场等休闲渔业开发、加强海域滩涂生态环境治理等等,都是孙家湾村转型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