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详细阅读]
您当前所在:大会主页  >  解读·评论 << 中国农村网
用“三增”留住更多“种地的人”
 

  关注“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评论之四

  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第14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聚焦农业。文件紧密结合当前“三农”问题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开出了良方,确保“三农三增”目标落地生根。

  依靠科技助推农业增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发展,才最有潜力和前景。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迅猛,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要多措并举,着力强化和提升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做细做实、做大做强科技兴农这篇大文章。

  落实农民增收各项政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惠农政策,严肃查处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着力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上出实招、见实效,让经济发展惠及每一位农民。

  依靠法治保障农村增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其中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破解我国农业发展种种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坚定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的传统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这一新型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决定着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法治护航。比如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案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锁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就抓住了“三农”发展的“牛鼻子”。各级政府要保持务实作风,持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扎根于土地的“种地的人”有更多获得感,让农村发展焕发新的活力,让农业向着更科学、更健康、更积极的态势发展。

  系列之一:让强农惠农政策更准更全更有效

  从而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近两年的一号文件,从“互联网+”现代农业到绿色生产方式,从农村普惠金融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到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诸多新提法、新思路都显示了变化中的调整与调整中的变化,都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系列之二: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回眸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成绩单着实令人欣慰,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也日渐凸显。面对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已成为时不我待的大势所趋。

  系列之三:坚持“两山论”,用树叶变钞票

  长期以来,有的地区唯GDP至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有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却跟不上趟。类似现象在许多地区都成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能让“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又能在山灵水秀的环境中“诗意的栖居”?“两山论”是一把解锁的“金钥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