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快讯 | 话三农 | 两会解读 | 两会评论 | 议案提案 | 两会表情 | 媒体聚焦 | 基层声音
您当前所在:专题页面  >  代表委员话三农 << 中国农村网

王景海:避免“奶荒”和“奶剩”现象

政府和企业须共同承担责任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侯强)全国人大代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3日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

  王景海谈到,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奶荒”和“奶剩”现象在过去十几年中经常出现循环,缺奶了就进口,无限制地涨价;奶多了就杀牛、倒奶。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产业还不够规范,发展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破解“奶荒”和“奶剩”这个制约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难题,需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生产和消费相匹配问题。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匹配,我国的乳制品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三,但全民消费奶制品并没有排到第三,这就是差距。在生产与消费大循环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推进产业和市场衔接的规划,将地域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纳入其中,做通盘考虑。

  二是“奶剩”的问题。牛奶多了,市场收购价格下跌,奶农无利可图,选择杀牛、倒奶,退出养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担当“奶剩”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肩负起不出现“奶剩”的责任,甚至主动减轻养殖业压力的责任。但是,单靠企业或者单靠政府,这个事都不可能做成。因为企业承担不起,企业在“奶剩”的时候承担起收购压力,成本增高,就会出现竞争力在市场上减弱的现象。如果企业不承担压力,将来缺奶的时候,牛杀的差不多了,奶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企业需要的时候又没有奶源了,这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政府应该在相应的时刻采取措施,保障企业在困难时候可以减少负担,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避免奶农杀牛、倒奶的现象,让奶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三是中国企业直面国际化竞争。近几年我国乳品行业出现一种现象:杀牛、倒奶的情况一旦出现,国际乳制品就大批量涌进国内,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弱,市场份额被别人占据,等到我们再想翻身的时候,要重新打一场胶着战,把市场抢夺回来,这通常伴随着巨大的资金投入。王景海说,我一再强调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有规划、有责任,形成共同担当的良性循环。既要在国内市场中,让消费者信任我们的产品,增强消费信心;又要在国际舞台上把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展示出来,培育竞争力。

  那种缺奶了就靠进口,奶多了就没有人管的现象,奶农受不了,企业受不了,整个民族奶业也承受不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