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10:19:35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谈及了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态的一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也颇受业界关注。而随着休闲游的大力发展,民宿、自驾车营地、休闲农场等业态也随之兴起,在这一过程中,推动多部门联动和制定相应标准成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功课。
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已接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和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据悉,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总体布局,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业态,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经济繁荣。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表示,伴随乡村旅游的推进,黔西南州全域山地旅游的蓬勃发展,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扩大了旅游惠及乡村的受益面,2017年全州旅游产业覆盖农户40.8万户,为农户创收15.9亿元,其中,带动2.8万贫困人口脱贫,有效增强了旅游扶贫的实际效果,带动了一批乡村、一批农户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产品开发定位模糊
虽然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不合理的规划也延伸出许多问题:一方面,景点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特别是许多乡村游搞成了小农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形成具有国内或国际竞争性的龙头产品;另一方面,产品单一、粗糙,资源的同质化、产品的类同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民建中央在提案中还指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配套政策衔接不畅、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规划与创意引导不足、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等问题。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应做到以下六点: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尽快制定发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整合农业、旅游、工商、税务、财政、宣传、金融等部门力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宣传;二是推进政策集成,支持旅游下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乡村旅游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创意引导,推动“一区(县)一色,一村一品”创意策划,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大对精品景点和线路的宣传推介力度;五是加强标准管理,优化市场秩序。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在经营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实行划分等级经营;六是培养专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促进从业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
民宿成乡村振兴新业态
今年两会期间,民建中央明确提出了“关于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提案。提案建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尽快制定发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开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也建议,应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的精细开发、深度开发、品牌开发,着力培育田园综合体、帐篷酒店、自驾车营地、农业公园、休闲农(牧)场、田园博览、创意农园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彻底改变当前乡村产业空心化的现状,实现产村融合。
相对于大中型旅游酒店和旅游度假区,农家乐和民宿往往紧靠乡村旅游,走的是“小而美”路线。从市场前景分析,针对当下农家乐和民宿发展不平衡与良莠不齐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杜德志建议,应尽快编制农家乐、民宿的综合质量评定的国家标准,以推进农家乐和品牌民宿的发展。在编制标准中要体现“绿色标准”,鼓励成立地区性的农家乐、民宿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担当监管、行业指导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