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品牌、流通、发展”
——首届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品牌论坛在京举行
2017-09-21 08:57:5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 杜红娟
9月20日,首届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品牌论坛在北京农展宾馆举行。
本次论坛以“市场、品牌、流通、发展”为主题,由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农村杂志社承办,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重大活动之一。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品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全社会对农业品牌建设高度重视,某种意义上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市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果,也说明我国农业品牌建设还没有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品牌建设要挖掘和发挥农产品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赋予产品丰富的精神内涵,高质量的服务要求。
屈冬玉强调,品牌是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农业品牌,可以带动市场竞争力提升,引领农业体系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打造农业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的过程,是农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品牌建设要以市场长期效益为导向。农业品牌建设要有恒心,逐渐塑造品牌形象,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既要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让安全、优质、健康成为农业品牌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不因销量增加而降低产品标准,同时,也要加大投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流通渠道建设,推动农业品牌不断发展,最终,通过农业品牌的发展,来获得更多的市场长期效益。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农产品市场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价格机制发挥作用。13年前我们国家以粮食为主的整个农产品市场形成了一套新的调控体系,总的来看效果不错,促进了农业的特别是粮食的十二连增和农民增收的十二连快,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现在由于情况的变化,特别是我们政策操纵中的一些不当,导致这个调控体系内部的矛盾开始不断地积累,一是这些年导致国内外的差价扩大和进口压力增加。二是政策性收储价格处于支配地位,影响着市场发挥作用。三是库存积压严重,财政潜亏的风险不断增加。因为以上存在的三个问题,政策性收储及其价格机制就必须要改革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可以说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我们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指出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抓手,市场化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借鉴国际经验,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农业品牌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业品牌战略规划,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建设现代流通方式,构建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坚持推进品牌化与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互动发展,同时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健全扶持体系。
中国农村杂志社社长王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张华荣、河北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陕西省农业厅果业局局长高武斌等同志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等出席论坛。有关部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国内农业品牌专家学者,农产品批发市场代表,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及新闻媒体记者等26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