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特稿

何必拒猪千里

2017-01-19 10:50:0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夏树

  有一个成语叫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地拒绝别人,毫无商量余地。这个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下》,距今2000多年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拒猪于千里之外,主要想说说一些地方态度傲慢地拒绝养猪,似乎也是毫无商量余地。

  本来就是生猪调入地,却还要大幅度调减养殖量,有些地方关停了80%以上的养猪场,甚至提出本县不养一头猪。“猪粮安天下”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就像人人都要吃饭一样,绝大多数的人天天都要吃肉,特别是猪肉。没有粮食就会天下大乱,试想,市场上没有猪肉,或者价格暴涨,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些地方的官员明明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还要拒猪于千里之外呢?一位畜牧局长直言不讳:他们简单地、片面地理解生态优先,认为把猪场关了,就没有污染了,就不需要治理了,实际上是不作为的表现,是推卸环保责任,是对产业发展、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负责任。

  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养殖业富民不富县。对工业污染总是想方设法去治理,因为那里面包含着财政收入,对畜牧业造成的污染就舍不得下本钱治理了。这其实也是不作为不负责的表现。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且同时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直接减少生猪存栏3600万头,尤其是浙江等禁养大省,因禁养减少的生猪数量占到整个饲养量的50%。

  自己生产的猪肉产量下来了,进口就必然增长。2016年全国猪肉产量大约5200万吨,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已经到了历史低位。猪肉进口量第一次突破100万吨,估计全年进口量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中等省份2000多万头的生猪饲养量。

  “粮不过百里、猪不过千里。”这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本规律,一旦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亏本,就会出问题。大豆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生猪不能再走“大豆之路”了。有识之士已经在大声疾呼,再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畜牧业要出问题。畜牧业还不同于种植业,因为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受到资金、土地、技术、种源等多种因素制约,恢复起来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养殖户的积极性一旦受到挫伤,恢复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况且,畜牧业的风险本来就大,农民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因为畜牧业不单涉及土地、房屋、用工、饲料、防疫、环保治理等诸多方面,还承担着养殖周期的风险。这些年,畜牧业的成本在不断上涨,包括“猪周期”在内的各种养殖周期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笔者清楚地记得,数年之前采访一个养殖户时,正赶上“猪周期”,一脸苦楚的农民说了这样一段话:猪养肥了,人累瘦了,两年赚一年赔,到头来打个平手,实在是不想再干了。

  畜牧业一头连着市场供给,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如果畜牧业垮掉了,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我们在强调养殖业重要性的同时,一点也不能轻视环境保护,一点也不能放松对污染的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干净安全的生产环境中,才能生产出干净安全的畜产品。要严格执行禁养区和限养区的规定,按照规模高效的产业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

  农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生态产品的供给。永久基本农田为什么要划到城市的边沿,目的就是要把生态与城市融为一体。我们要树立“稻田就是湿地、麦田就是生态屏障”的理念,在给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

  地方的官员们要跟养殖户讲清楚,这个地方不能养了,什么地方可以养,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养殖户转场,而不是简单地关了了事。要和畜牧业从业人员一起自觉地转变“三观”:一是树立畜禽粪便就是资源的观点,因为它本身就是有机肥的重要原料;二是从重养殖轻环保,到养殖环保并重,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从重堵轻疏到疏通结合,找准产业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猪还是要养的,肉还是要吃的,关键是环保意识要强化,环保措施要跟上,做好“统筹”这篇大文章。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