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特稿

说说“数据”和“手割”

2019-07-03 13:51:1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雷刘功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这一天,是例行的全民分析作文考题的时间,无外乎都是在围绕哪家媒体押中高考作文。但有一家媒体没有凑这个热闹,而是播发了另外一条新闻——《河南城管要求农妇,70亩小麦必须用手割》,报道了河南上蔡县一位农民,反映她家的麦田附近有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因为担心麦收产生的扬尘,会影响监测站的数据,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要求她们只能用手割。

  媒体报道后,旋即在网上传播开来,大有和高考争头条的架势。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发出通报,称该做法极其错误,坚决反对以抓环保为名而抹黑环保。同时要求各地要主动服务抢收抢种工作,确保小麦及时收割、颗粒归仓,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农民利益。最后,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收割机迅速进场,天黑之前把麦子收完了。

  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有两个关键词令人深思。一是“数据”,二是“手割”。

  先说说“数据”。数据十分重要,谁占有了数据,谁就占有了制高点,谁就拥有未来。数据,是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是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不仅要看到表面上的数据,而且要看到这些数据是如何形成的。上蔡县这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所追求的环保数据,反映的是天气“晴朗”的指数,背后却是让农民利益受损的事实。我们不能为了一两天的空气指数,而耗费掉农民八个月的心血。这样沾着农民心血的数据宁可不要。监测数据造假、经济普查数据造假屡屡发生,让我们吃了不少的亏;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现象,让我们不胜其烦。我们从数据中,不仅要看到“政绩”,还要看到“依据”,更要看到治理“良方”。我们还要反思,这种追求数据政绩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部分干部执政理念的偏狭、治理方式的陈旧、工作方法的简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不足,在面对发展与保护、生态与生产、保护环境与民生福祉这些看似矛盾的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进退失据。用简单的选择题方式处理问题,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往往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再说说“手割”。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让农民用手割小麦?且不说农民还能不能找到镰刀,就是找到了镰刀,能不能找到“麦客”也是问题。我们要看到,现在的“麦客”已经不是过去传统的“麦客”了,而是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的当代“麦客”了;我们要看到,手机已经成为新农具,数字镰刀已经替代手持镰刀;我们要看到,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67%,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农机装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还要看到,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近10亿千瓦,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可令人遗憾的是,上蔡县这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环保人员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都没有看到这些。他们没有看到农时不等人,“三夏”时节需要抢收抢种,跨区作业如火如荼;他们没有看到农民的心结,就像视频中那位农民所说,“粮食是老百姓的命啊”,必须颗粒归仓;他们更没有看到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跨越,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勤劳的中国农民终于不需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在这样一个发展大趋势中,你还让农民用“手割”,这不是咄咄怪事么?逆时代潮流而动,注定要成为历史的笑话!

  值得称道的是,河南省有关部门已经及时通报并纠正了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错误做法,帮助农民抢收了麦子,算是解决了群众的一桩操心事、烦心事。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提出的五项具体目标中,其中一项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让我们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