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社会

“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安乐窝

2018-04-20 09:11:5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城中村”,变样啦!(民生视线·新型城镇化,如何更舒心?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

  “城中村”、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承载了城市更新迭代过程中的各种病痛——街巷狭仄、房屋破败、设施老旧以及公共管理服务落后,等等。增加财政投入,调动各方资源,助力这些社区旧貌换新颜,是使发展更平衡更充分、让所有居民享受发展果实的应有之义,也是为城市发展补短腿、添动力,利在长远。

  “改旧”包括哪些内容?资金难题怎么解决?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相关配套服务是否到位?如何尽量减少居民经济负担,少花钱、不折腾?本报记者采访了一南一北两座城市。

  ——编 者

  “城中村”改造工程,让广州市沙美社区温馨宜居、活力四射——

  这里不再是“城市孤岛”

  本报记者 贺林平

  “蜘蛛网”拆掉了,三板路平了,河涌清了,随风而来的花香草味令人心神清爽。在广州市天河区东城乡接合部的车陂街沙美社区,土生土长的梁树林对如今的生活很知足。

  沙美社区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0.1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密密麻麻挤进了1万多套出租房,为1.5万外来工提供生活场所。广州市2015年以来开展的“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提升工程中,市中心区138个“城中村”的整治、改造是攻坚重点,沙美社区是其中之一。

  在梁树林记忆中,密密麻麻的各种电线就像是蜘蛛网,在空中缠成一团,从楼上扔一片纸都掉不到地上。此外,本来不宽的街道,随着“握手楼”越建越密,被挖得坑坑洼洼,还不时被伸出屋檐的台阶、铺位占道,愈发拥挤混乱。

  这一头顶、一脚下,就成了“城中村”人居环境改造的突破口。车陂启动三线改造,一共剪下200多吨废电线,“蜘蛛网”清除后,沙美社区再也没有因为电线问题引发火灾。村社两级出资划拨经费,10余条村道全面动工整修,切割占道台阶50多家,排水系统也一并疏通……脚下平坦,头上空阔,统一设计的全新商铺招牌,令整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要整洁,也要安全。2017年,沙美社区151栋出租屋的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社区综治中心,社区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2.6%。

  穿车陂而过的车陂涌,曾是广州首批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之一。去年7月,总投资超过11亿元的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开工,流域内的9个城中村和23条支涌截污,进行大规模清淤;同时增加调水补水,并新建两处湿地辅助生态修复等。到去年底,昔日黑臭的车陂涌有了明显变化,水变干净,两岸绿化也更漂亮。

  对村社的变化,租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感触最深。“在大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安乐窝,难得!”在天河中心区工作的销售员陈仙娣说。

  在紧挨着车陂街的棠下街,扮靓变美的“城中村”有了意外收获——在该街道棠东村集体物业上,崛起了一座新三板孵化基地,至今已吸引数十家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科技企业进驻。

  奋斗在市区,租住在“城中村”,这是众多新生代城市务工青年的生活状态。住在棠下的李峰,辞去城市中心区的工作,进了孵化基地一家创业企业,从此不用再每天挤十几站公交、两点一线辛苦奔波。“现在才发现,城中村不仅是睡觉的地方,还是创业奋斗的热土。”

  不独李峰,随着社区环境改善,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业机遇也来到车陂街居民身边。2017年,广州提出要建设以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务区,这对于沿江的车陂来说,意味着将真正走向村城融合。车陂街党工委书记杨建新说,2017年车陂村社两级收入3亿多元,相比2016年增长24%。目前,车陂正在打造高档众创空间,吸引创业电商、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入驻。

  “城中村”摆脱了单一的居住型出租屋性质,实现了向高端产业的跃升,既是环境改造提升的结果,又反过来优化了区域环境,为改造的巨额投入提供资金后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杨建新算了一笔账,目前车陂出租给石材城的村集体物业,平均租金是20元/平方米,征拆后若变成临江大道东延线旁一栋栋高档写字楼,“租金收入起码能达到每平方米150元左右,增加近7倍。”

  ■记者点评

  “身安”方能有“心安”

  地下室、“城中村”,看似与高楼大厦、繁华街市不相协调,却恰是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为一批又一批初到城市、追寻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小小的落脚点,为自己的奋斗打响起跑发令枪。

  城市环境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管理者给予“城中村”更多关注,让众多外来人员能和本地人一起,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不仅是对那些为城市奉献青春热血者的回报,在当前各城市人力资源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更是城市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我把你当家人,你才会把这里当家。对那些离乡进城的人们来说,只有温暖舒适的“窝”还不够:异地看病报销,依然不是很顺畅;孩子入学,依旧还得拼积分;购房买车的刚需,仍然受限于迁不进来的户口……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们自己努力,也需要社会更多关照。

  拿广州来说,对应来穗人员社会治理和社区融合的长远目标,未来还需通过改善硬件设施、打通关键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创新服务等措施,将看起来不起眼的“城中村”,打造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落脚社区,在让人“身安”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让人“心安”。

  协同推进、一次搞定,鞍山老旧小区改造力争“不折腾”——

  居民代表全程当“监工”

  本报记者 刘洪超 胡婧怡

  “你看看我们这小区,楼房就像新盖的,小区配套跟高档社区也不差啥,房价比改造前每平方米涨了近700块呢。”在辽宁鞍山市高新区汪峪街道新峪社区,正在健身广场遛弯的王慧文说。

  而就在几年前,这个始建于1995年、因城区改造而回迁的小区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大伙都在楼道里乱堆乱放,楼下更是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私搭乱建,平常不是停水就是缺气,我们屋里只能准备几个大水缸,然后备个煤气罐。”家住新峪社区的王以超告诉记者,经过改造,如今的新峪社区,停车位整齐划一,柏油路铺到居民单元门口,垃圾箱、健身广场、监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作为2018年全国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鞍山市于2016年、2017年两年已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41个,投资金额5.5亿元,让6.7万户居民受益。

  “在小区改造之前,我们首先跟社区沟通,与社区干部一起组成了多个小分队,分头到群众家中走访。”鞍山市高新区房产局局长黄岩告诉记者。“原本小区的外墙保温是没有纳入改造范围之内的,走访时这个问题群众反映最多,因此又专门协调资金,将这个项目纳入了进来。”

  “为了能让老旧小区改造保质保量,我们社区按照上级要求,专门聘请了5名懂行的居民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并监督施工方的改造,有不满意的地方随时跟政府部门反映。”新峪社区党委书记关福丽说。

  “要做到坚决不折腾老百姓。”新峪社区居民吴一新告诉记者,有些地方今天挖水管,明天铺燃气管道,后天又挖热力管道,不仅老百姓不方便,而且这刚铺好的路挖了又填,不久又变得坑坑洼洼。“我们提前协调市政、燃气、供热、水务、电力及通信部门,排好施工时间表。”鞍山市住建委物业处处长张珍介绍。

  “鞍山的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改变小区面貌,包括清理拆除违建,清理乱堆杂物、小广告,拆除原有的敞口式垃圾箱、垃圾池,更换成封闭式垃圾箱。二是修缮小区房屋,包括对屋面进行清理与修缮,更换落水管及修缮室外排水管线,维修和粉饰房屋外墙和楼道内墙,更新楼内电气设施等。三是改造小区基础设施,包括路面硬化、绿化及亮化工程。四是新建功能设施工程,包括改造小区停车场,增设楼宇防盗门和小区监控系统,新建休闲健身场地。”鞍山市住建委副主任欧阳宏泰告诉记者。

  改善生活环境,社区居民自然是叫好。但是拆拆建建,大家最担心的是花太多钱。

  记者从鞍山市住建委了解到,老旧小区的改造整治资金来源,有三个部分:居民、业主自有部分的设施设备改造支出由他们自己承担;有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使用。区政府和业主共承担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费用的30%,市政府补贴费70%,补贴上限为10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改造标准的费用由各区政府自行承担。

  谈及老旧小区改造中遇到的难题,欧阳宏泰告诉记者:“受规划、住户意愿等因素限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具有局限性。如部分老旧小区不具备增加停车位的条件,但群众对此需求强烈。再比如居民呼吁增加养老设施,但受原有城市规划影响,也很难顺利推进。有的住户不愿意彻底更新室内管线,想将就着用。有的违章建筑拆了建、建了再拆……”他认为,从长远看,目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房屋质量安全、小区道路管网等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疏漏,特别是涉及多部门的,有管理交叉和管理真空问题。“维护改造成果,将成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面临的最大课题。”

  ■记者点评

  改造是个精细活

  老旧小区改造,应该以利民惠民为出发点,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比如供水管线等设施设备陈旧、街道低洼处雨后积水、电线老化易失火、断电等问题,关系家家户户日常生活,虽然修修补补也能将就,但会让居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改造,就要问计于民,从百姓最迫切的需求着手。老旧小区的居民多半收入水平不高,否则早已乔迁新居,住进功能设施更先进的新楼房、新社区。眼下仍然“窝”在这里,一定是自己力所不逮,需要有关部门来帮帮忙,摆脱居住困境。改造到位了,老旧小区也是温馨的家。政府挑一头,让老百姓花小钱得偿夙愿,这样的民生工程多多益善。

  光有心意还不够,改造是个精细活。老旧小区很多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碰哪哪掉渣”,经不起折腾。住宅、店铺等街区规划也没有多少腾挪空间。所以,相比建新,“改旧”需要更加科学的规划、更高效的协同推进。从路面、排水、路灯、水电气暖等市政工程,到绿化、健身器材、停车位等社区公共设施,改造方案一定要细致,各部门事前充分沟通,约好时间算好账,争取一次改到位——翻一次马路,就解决各种管线网问题;修一次房子,邻里间敲敲打打的活计都搞定,以此降低整个改造工程的成本,减轻老百姓经济负担,同时缩短工期,减少扰民。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