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0:00:2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亚楠 史林静 冯大鹏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独居老人持续增多,农村养老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政府管不了、儿女养不好、机构建不起”,是当前很多地区农村养老的现实。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于营村走访了143位农村老人,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75岁以上老人的整体养老状况竟好于75岁以下老人。这一现象预示着,未来15年至20年,随着计划生育一代的父母成为高龄老人,农村养老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
此外,调查还发现,大病、伤残是影响农村养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接近7成的老人仍在通过种地或其他途径补贴家用。同城市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主型”养老相比,农村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仍难以做到自主养老,必须依靠子女才能“老有所养”,是一种缺乏自主性的“伴生型”养老,如果这一局面不能得以扭转,未来农村养老问题将更为严峻。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于营村,双目失明的于二稳自己摸索着去“厨房”。他是个单身汉,借宿在侄子的空房子里,邻居隔段时间会帮他买些菜(拼版照片)。冯大鹏 摄
“耄耋”好于“花甲”
出西平县城十几公里,紧挨着一大片麦田,就到了盆尧镇于营村。整齐排列的楼房,平坦干净的水泥路,印证了当地干部的说法——这是一个经济条件中等的典型平原村庄。村里年轻人不多,老人三三两两坐在路边聊天,或在村口小卖部打牌。村支书张爱琳说,于营村有4542口人,老龄化率20%。这一数字高于西平县17.3%和全国15.5%的老龄化水平。
此次记者走访了其中的143位老人,从经济收入、子女支持、孝顺与否、健康状况等几个方面,对他们养老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养老状况良好的占31%,养老状况一般的占48%,养老状况糟糕的占21%。
82岁的蔡桂枝头发花白,背也微驼。“这么多房间,我想住哪个就住哪个,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想吃啥就吃啥,得劲着呢。”她坐在客厅沙发上,指着装修考究的房间,乐呵呵地说,她有3个儿子,这是她小儿子的楼房,小儿子一家在山西做生意。
蔡桂枝看起来对自己的养老状况比较满意。类似蔡桂枝这样年过75岁(含75岁)的高龄老人,相比75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对自身的养老状况更为满意。据统计,143位老人中,高龄老人共有50人,其中,养老状况良好的有23人,占46%,远高于低龄老人25%的养老状况良好率;养老状况糟糕的只有3人,占6%,远低于低龄老人29%的养老状况糟糕率。而在此次统计的养老状况糟糕的30位老人中,高龄老人仅有3人,低龄老人则有27人;养老状况良好的44位老人中,高龄老人有23人,占52%。
养老状况与家庭男丁多少密切相关
分析发现,家庭男丁多少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养老状况较好的高龄老人普遍有2个以上的儿子,使得其养老保障可以有所分担,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77岁的于振海和陈多夫妇上面还有98岁的老母亲,不过,照顾老母亲的重任已经交给他们的3个儿子轮流负责,夫妇俩利用空闲时间养了200只鹅鸭,一年能挣个小一万块钱。“顿顿两个盘,一肉一菜,咸鸭蛋不断。”于振海说。
据统计,23位养老状况良好的高龄老人中,19位最少有2个儿子,最多的有5个儿子、2个女儿;而养老状况不好的3位高龄老人,两位是光棍,一位则是家庭遭遇大病。
与此对应,93位低龄老人中,有65位都只有1个儿子,比例高达70%;在养老状况糟糕的27位低龄老人中,20位都只有1个儿子或者是光棍,比例更是高达74%。
61岁的陈莲香有一儿一女,去年35岁的儿子在南方打工时出了事故,腿和锁骨都装上了钢板,整个家庭随即陷入了困境,孙子上学的生活费都凑不齐,自己穿的衣服要靠已经嫁出去的女儿来接济。“养老靠孩子是靠不住了,靠自己也靠不住,老了啥也弄不成。”她说。
73岁的于长海有3个儿子,小儿子因为脑梗塞成了残疾,大儿子开饭店,二儿子打工。有了两个儿子的接济帮助,他和老伴以及小儿子的生活还算过得去,没有陷入绝境之中。
陈莲香和于长海的对比并非孤例,折射出家庭男丁多少对农村养老的重要性。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父母如今已开始逐渐步入老年,只有一个儿子的比例相对更高,再过15年至20年,当他们步入75岁高龄之后,农村养老预计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
大病、伤残是养老质量最大“拦路虎”
据统计,大病伤残、子女不孝、经济困难是导致养老状况糟糕的几大原因。其中,30位养老状况糟糕的老人中,因大病、伤残导致的有17人,占比57%;因子女不孝导致的有8人,占比27%;子女经济困难无力赡养的有4人,占比13%。
疾病已成为影响农村养老质量的主要因素。67岁的彭治田因脑萎缩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儿子儿媳为了照顾他只能在县城打零工,不敢出远门。他说:“有时候,想着没办法了,觉得还不如弄个绳子吊死拉倒。”
另据统计,143位老人中,只有20%身体状况良好,高达73%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等。由于经济拮据,如果不是急病、大病,多数老人以“拖”为主,有18%的老人头疼脑热时一般选择忍着,或者用“土法”治疗。
大病、伤残、慢性病是城市和农村共有的问题,但这些因素对农村老人养老的影响远高于城市老人,原因何在?城市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主型”养老,而农村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难以做到自主养老,必须依靠子女才能“老有所养”,是一种缺乏自主性的“伴生型”养老。这无疑放大了大病、伤残等对农村养老的影响。
采访中,有几位身患大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对养老表达担忧时,或多或少流露出想要轻生的念头。一旦失去外出打工能力,农村老人基本上就断绝了收入来源,如果再遭遇重大疾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成为家庭的拖累,由此走上轻生道路的例子在农村并不鲜见。
防老不能只靠“养儿”
费孝通曾将中国的农村养老概括为反馈模式,其核心是抚养与赡养之间的平衡。后者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不少专家认为,当前的农村养老已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赡养在代际关系中的分量越来越小,甚至形成了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
根据西平县民政局对于营村留守老人状况的一次调研,60%的留守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一次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有10%的老人基本没有和子女通过电话。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家看电视,甚至,有些老人家中连电视都没有,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农村老人日常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相当有限。据统计,除了吃穿用医之外,34%的老人无法从子女处获得额外的经济支持,只有14%的老人每年从子女处获得超过1000元的额外经济支持。
为补贴家用,许多老人依然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之一。据统计,143位老人中,有69%的老人仍下地干活,还有46%的老人通过打零工、养殖等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
农村养老该何去何从?于营村正在将以前的村小改建为养老院,以缓解养老难题。不过,于营村党支部书记张爱琳说,还是希望政府能在农村养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出台针对农村高龄、空巢、病困老人的普惠政策,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一些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等。
以西平县民政局比较推崇的豫北武陟县为例。在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该县通过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农村养老,通过建设政府扶持、慈善助力、村级主办、个人低偿入住的“四合一”农村慈善幸福院,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唱“独角戏”、资金严重匮乏等难题。村里独居、空巢老人每月只需缴付100元就能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不离家的集体生活”。目前,武陟县共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000余名,惠及群众3.2万人。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发现,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养老更多的还是迷茫。养老,不仅是有衣穿、有口饭,还要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未来农村养老将何去何从,恐怕还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