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 10:28:3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红璐 黄俏华
6月30日上午,合浦县沙岗中学初二(一)班正在使用智能语音教具上课。
一位教师一群娃,一间教室一块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这是人们印象中的课堂。然而近年来,各种智能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广西中小学校,成为“新老师”,带动了学生,带活了课堂。
扶贫先扶智,助困先助学。在国家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扶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老少边山穷”的广西正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东风,提教育、拔穷根。
2014年1月,广西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入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2015年,广西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蹄疾步稳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十二五”期间,广西86%的中小学接入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加教育设备,广西快马加鞭驶入教育信息化的“快车道”,不仅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改善了薄弱的办学条件,更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城乡共享和个性化对接。
点读笔化身“口语老师”——
农村娃告别方言式英语的尴尬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属政治、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而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亦相对落后。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课开不齐、开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多年来方言式英语教学贻误后学,农村娃子难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头戏”,广西将其列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的措施之一,制订了全区中小学的“指南”——《广西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
根据“指南”,连个像样会议室都没有的北海合浦县沙岗中学迎来了信息化的“春天”。
6月低,英语课上,只见教师莫祖建拿出一只笔点击黑板上的英文卡片,教室里就响起了单词的标准发音,学生个个张口跟读起来。
“以前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发音比较模糊,要频繁在课堂上操作快进、快退键,有了智能语音教具后方便多了。”莫祖建介绍,教具就像一位“英语口语老师”,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可以在书本上实现任意词、句、篇的点读,也可以让单词卡、各类实物“说话”带读。
“全科老师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同处于贫困地区的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中心小学,专业英语教师数量缺乏、教师英语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更加严重。校长谢能吉介绍,今年该小学也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以前总担心自己方言式的英语口语教‘坏’了学生,现在不怕了。”拥有15年英语教龄的覃云十分激动。
去年,广西投入6000万为农村学校配备2万多套智能语音教具,基本解决了乡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配备不足的难题,改善了受方言影响老师口语发音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平板电脑改变教与学——
角色“翻转”成就智慧课堂
为了赶上全国教育发展的步伐,改造教育的均衡,广西因地制宜,一边改善乡村中小学薄弱的办学条件,一边助力城镇学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柳州弯塘路小学四一班是其中一个试点。
在7月初的一节英语课上,90后英语老师朱蕙娇仅用几分钟从课前拍摄的微视频切入,就放手让学生在教学软件的指引下,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朗读、趣味互动、情景剧表演、发音评测等。
借助教学软件,平板电脑与电子白板跨屏互动,老师从台上退到台下,“主演”成了“导演”,而学生从“配角”变成“主角”。双方角色互换,课堂成为“翻转课堂”。
“角色翻转,让讲解和互动变得十分容易。”朱蕙娇介绍,此前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学习、自主探究,熟悉了这堂课的知识点,属于“先学后教”。
今年春季,柳州市弯塘路小学引进这套智能教学软件。
去年9月,来宾七中建立了“翻转课堂”云教学平台和“班班通”教学平台。
2012年起,南宁四中吹响构建信息化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号角。
……
“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也势必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柳州市弯塘路小学校长潘秋龙认为,“互联网+教育”加出的“智慧教育”,集智能化与知识海量化于一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近3年,广西17个第一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积极创新信息化教学实践。
如今,广西正以“互联网+”的思维,努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争以点带面,逐步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智慧课堂”。
阅卷机器人订制教学“套餐 ”——
大数据红利破解“老师忙、学生盲、资源茫”的教育困境
除了教学手段的提升,广西教育的考试评测和教学管理也乘着“大数据”的“东风”迎头赶上。
6月底,广西中小学期末考试结束之际,却不见北海市第九中学的老师捧着试卷“抱团”批阅。只见老师将一沓厚厚的答题卡放进阅卷机,一会儿便完成了客观题的阅卷、统分等工作。而主观题则被“印刷”上传到网络阅卷终端,供老师“随时随地”批阅。
省时、省力,老师们不禁感叹,“‘阅卷机器人’真是好帮手!”
不过,这只是它的一面。
“考前可以选题组卷,‘阅卷机器人’不只替代传统手工阅卷,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挖掘考试价值,为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校长、家长等提供个性化的分析报告。”北海市教育局电教站的工作人员阮帅称,不同版本的分析报告就像私人定制的教学“套餐”。
让数字化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广西以17个第一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为推手,于2015年建设145个自治区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重点在数字校园建设、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好的经验和做法,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北海市第九中学教务处主任冯心泽表示,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报告,能让学生了解个人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进行个性化学习,能帮助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校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
目前,“阅卷机器人”已在北海全市中学“生根扎地”,有效解决了“老师忙、学生盲、资源茫”的教育困境。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不管对国家、对县域还是对家庭,孩子永远是希望所在。广西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扶贫的主攻方向,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给贫困地区的乡里娃搭建起一架连接优质教育资源的彩虹桥。”广西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广西安排18.21亿“全面改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项目。
摘穷帽,须得“断穷根”。越是贫困,越要重视教育。未来,广西将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全面改薄”。今年,广西下达资金51.12亿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并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半年预算投入7.6亿元,为514所中小学校建设校园网络,建立了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全区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