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16:00:5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 孙海峰
蛙鼓蝉鸣,牧童柳笛,村姑雨巷,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这些美好难忘的乡村景象,曾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然而,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日益加快,隆隆的工程车声,正渐渐盖过蛙鼓蝉鸣;秋虫萤火、牧童柳笛,已成为人们回忆中的美好图景;枯藤老树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取代;小桥流水也只存在于故老相传的闲话中。
乡村的美丽正悄然消逝,令人扼腕。面对此情此景,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中央工作规划中,少了几许物质规划、技术规划,而由“乡愁”这样一个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这是很少见的。这一不寻常的表述,恰恰证明,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的全新理念已在全社会取得共识。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已成为下一步农村建设的重点。而我省则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实施了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要彰显生态之美
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歌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既是乡村中怡人美景的真实写照,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懈追求的一份恬淡与自然。
今天,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在陇原大地你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体会这生态之美。你可以穿过抓喜秀龙草原,在天堂寺的阵阵梵音里,诵读着天祝三峡的秀丽风光,诵读着天祝白牦牛的珍稀神奇,诵读着天龙奇石的吉祥如意,品味天堂镇的独特韵味;也可以告别都市的喧嚣,徜徉于隍庙、书院、戏楼,小曲、剪纸、刺绣之中,走进高氏祠堂,品读“风雅青城,仁义之乡”的独特风骨,抑或驻足百亩荷塘,穿越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云烟。
你可以通过河西走廊,来到夏日塔拉,欣赏雪山、平湖交相辉映,经幡、彩旗共舞齐飞的和谐美景。在这裕固人的美丽草原、挚爱家园,春有鸟鸣、秋有牧歌,夏有绿裹,冬有银装,宛如身临神话小镇,既远又近。在那高悬的彩虹之下,一匹匹骏马正在踏云驰骋,宛如梦中的景色。
你还可以站在大禹治水的源头,踏进茶马互市的榷场,在璀璨星河中,采撷出临津古渡的幽远,采撷出积石雄关的巍峨,倏尔宠辱偕忘,体会那锋利的保安腰刀,凝聚出的坚韧的民族魂魄;或是将自己放逐于湛蓝天空,澄碧草原,在马背上踽踽游荡,让心灵合着纯净自然的回声,走进和谐美好的香巴拉。
“美丽乡村建设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打造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彰显生态之美,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省委农工办主任、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办主任周兴福说,他感到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应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护”,保护山、水、田、森、园、塘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多依山造势、顺水造景。二是“修”,通过小流域治理、疏浚河塘沟渠、恢复农村自然湿地、恢复工业发展造成的山体和地表破坏,大力开展绿化造林等,修复农村生态环境。三是“治”,积极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解决好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创建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需享受富足之美
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建设,更要带动农村全面发展,首先要体现出“富裕”的优势,作好致富示范。
“最主要的是要加快富民产业培育,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周兴福说。
正是在这一思路主导下,陇南市康县凤凰谷村依托原有的农家乐资源开办乡村旅游度假公司,乡村休闲养生旅游服务成为周边旅游市场的品牌,村民通过旅游人均增收上千元。在平凉市静宁县,繁茂的果林将高湾村变为全县富裕村庄之一的同时,有力地改善了全村的生态环境,早在2005年前,高湾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而像高湾一样,在静宁,实现全村果园化的村子比比皆是。苹果大县的生态效应,让遍地的“金果家园”成了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
实践表明,要使美丽乡村享受富足之美,就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致富增收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发展经营组织,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全面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文化潜力,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生态条件、历史文化元素、田园人文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乡村观光旅游、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休闲养生养老的基地,尽快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把乡村的美丽优势转化为增收优势、发展优势、致富优势,加大力度拓展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空间、新渠道;激发增收活力和动力,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比如,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宅基地和农村房产的转让、出租、抵押、交易等,在“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拓展增收渠道。
美丽乡村应承载文化之美
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其中的“乡愁”就指文化。我们中国人都有“思乡”情结,所以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记着自己的家乡。我们大多数人都来自农村,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最憧憬的向往,永远是儿时的田园生活,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但是,当前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在村庄建设中大拆大建,把旧的老的都拆掉建新的,把农村建得看似整齐划一、富丽堂皇,但缺少文化内涵和底蕴。试想一下,农村都建得跟城市一样,都是楼房,那么我们到哪里去找“乡愁”、去找“儿时的回忆”、去传承民俗呢?
对此,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国良认为,美丽乡村不仅是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遗址等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还是人居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统工艺、老手艺、民间技能、民间歌谣、神话传说、戏曲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才能丰富美丽乡村内涵,让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具有持续活力、独特魅力、强大引力。传承民风民俗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同时必须嫁接生态文化、传承民风民俗,将孝廉、农耕、书画、饮食、休闲、养生等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提升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使美丽乡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
周兴福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注重保留和突出传统村落原有的特色资源、地貌和自然形态,新村聚居点建设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有村落,实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置空间再利用,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在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的同时,要重视散落在乡村大量的历史记忆、宗教传衍、地方方言、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生产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还要复活传统民间故事,传承地方戏曲、手工制作、乡间小吃、传统习俗等民间文化。”周兴福说,“同时,要充分利用‘乡村舞台’、文化长廊等载体,结合产业发展和民俗传承,积极创建和打造有亮点、有新意的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努力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说到底,就是要把‘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充分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达到各种美丽乡土要素的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