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社会

改革开放让桃乡人改变了命运

2018-10-26 10:44:54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李永明

插图 周航

  在平谷北部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话:“十棵桃树顶一个儿子。”意思是说,十棵桃树挣的钱相当于儿子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

  有人也许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为区委宣传部曾经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真真切切目睹了改革开放40年中桃乡人民靠种植大桃改变命运的历程。这,得要从最先种桃的大华山镇后北宫村说起。

  后北宫地处半山区,土质差,没法种粮食。但在40多年前“以粮为纲”的年代里,除了粮食,不能种别的。全村800多户人家,全靠吃返销粮过日子。眼看着乡亲们穷得叮当响,村干部岳长文等一些人,顶着政治压力,冒着风险,带乡亲们在薄沙地上偷偷地种桃树,想闯出一条生路。

  几年以后,就是这片桃树,成了后北宫村人发家致富的本钱。1975年,桃树终于开花挂果。赶到秋后一算账,平均每亩大桃收入2000元,比种粮收入高出好几倍。后北宫破天荒第一次给社员们分了红。手捧着大把的票子,乡亲们乐得比过年还要高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岳长文和村干部们带领乡亲们冲破思想禁锢,迅速扩大桃树面积,仅1984年和1985年两年时间,就把全村5500亩耕地全都种上了桃树,成为平谷第一个大桃专业村。

  一花引来万花开。后北宫村种植大桃致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县,整个山区的乡村都学后北宫。到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平谷北部山区,形成了集中连片的4万亩大桃基地。农民种桃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以后的20多年中,平谷大桃种植面积从1990年的4万亩,稳固发展到现在的22万亩,建成了大华山、刘家店、王辛庄、镇罗营等10个大桃生产专业乡镇,128个大桃生产专业村。很快,平谷以“中国大桃第一县”的美誉名扬四海,在全国区、县级产桃单位中,拥有着7个全国之最:种植面积最大、栽培品种最多、大桃产量最高、上市时间最长、单果分量最重、出口量最多、出口合格率最高。有人作过这样的计算,平谷生产的桃挨着个摆,能绕地球1圈多。从春季开始上市,可以一直吃到初冬;不仅供应北京,还远销海内外;在丰富市场的同时,更富裕了一方人民。

  “老北京”大概都还记得,过去吃的桃,都是鸡蛋大小的毛桃,最大的也不过2两重。红遍京城几十年的“大久保”,倒退20年,最重的也到不了半斤。

  现在,您要和平谷桃农说找“半斤重的大桃”,他肯定会不屑一顾。因为,“半斤”对平谷大桃来说,也就是刚及格。平谷每年产的大桃,一个重半斤以上的占65%以上,每年举办“桃王”评选,最大的“久保”足有一斤半,最大的“八月脆”得超过两斤。

  为了保证大桃的质量,从1999年开始,平谷开始大桃标准化生产,研究出了一套符合平谷特点并且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大桃栽培综合标准》,建起了全国第一个10万亩大桃标准化生产基地。2000年,这个基地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平谷包揽了大桃90%的奖项。2011年,作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品牌,平谷大桃以18.56亿元的“身价”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同时被列为我国首批10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享受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样的保护。近年来,平谷狠抓大桃品质的提升,年产值已达12亿元,品牌价值达94亿余元,今年春节前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如今的平谷,大桃已经成为全区一个蒸蒸日上的产业,改变了15万山区农民的命运,成为全区一张最亮丽的名片和山区半山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带动了全区果品加工、旅游、餐饮、住宿、包装、建材、农机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27万农业人口中,有15万农村人口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大桃生产。

  随着大桃的驰名,平谷桃花也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每到仲春时节,全区22万亩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绵延百里,俨然成为桃花的海洋,吸引数以万计的城里人、艺术家和桃商来这里赏花踏青,赋诗泼墨、洽谈大桃购销生意。从1999年开始,平谷倾力打造桃花文化品牌,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桃花节,并于2007年将桃花确定为平谷区的“区花”,像享誉海内外的平谷大桃一样,成为平谷的一张“名片”。5年前,随着“中国乐谷”暨中国音乐产业园区的兴起,平谷又将桃花节升格为桃花音乐节,成为北京迈向国际性音乐文化中心的标志性音乐盛事。

  有一首歌唱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今天,这首歌由我们平谷人唱来,蕴涵了更为丰富、真挚的感情。因为,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在京东这片热土上,桃乡平谷正在走向世界,桃乡人民的生活将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