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2018-05-03 15:26:12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记者 赵语涵

  一条弯弯曲曲的狭窄山路,七拐八绕通向一个深山村庄,这就是一年多前,季景书作为第一书记,对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的第一印象。“在距北京城仅百里之外的地方,竟然还有这样的乡村!”季景书内心波澜起伏。

  彼时,村里有低收入户54户、106人,村里老人问他,“听说你从大学里来,是不是就来镀个金?”面对村民的质疑,季景书用行动做出回应:他积极奔走,争取资金帮村民重修了进山的公路;创办了“达康”这一品牌,对大山里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组成套装销售;建立农宅合作社,利用闲置农宅发展旅游……如今,村里的低收入户减少至14户,25人。

  2016年11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季景书迎着漫山大雪,来到了张泉村,担任第一书记。进村前的破旧公路和村民家里简陋的生活环境带给他很大的震动。“进村的头三个月,我啥都没干,就是一头扎到村民家里,深入调研,了解张泉村,了解大伙儿心底的需求。”让季景书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人跟他说,“你一个大学里来的老师,能干啥?是不是就来镀个金?如果不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这进山的公路好好修一修。”听了老人这个质朴的愿望,季景书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村民解决进出的交通问题。

  于是,季景书和村干部开始三天两头往镇里、区里跑,找有关领导协调修路的事儿。终于,在2017年5月,道路修建开始动工。消息传到村里,村民们乐了,曾经质疑季景书的那位老人,拉着这个他眼里的“镀金书记”连声称赞:“你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修路只是开始,如何带领村里的低收入户脱低奔小康,是季景书最大的愿望。通过调研,他发现,村里盛产的板栗、核桃、山楂、蜂蜜等农产品,品质很好,但却销路不畅。“尤其是山楂,我第一次进山的时候,看到满地落的山楂,都没人收。”季景书思来想去,决定发动社会资源,对这些少人问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曾经没人收的山楂,我们联系厂家,把它做成山楂果茶和山楂汁;板栗,加工成直接可以食用的板栗果仁;蜂蜜,我们联系中科院研究所,研发制作成可食用的润唇膏……”为了更好地销售深加工的农产品,季景书牵头帮村里创立了“达康”这一品牌。“达康,寄托着我想帮助低收入村民达到小康的美好愿望。”季景书说。去年品牌创立后,村民不仅以更高价格卖出了农产品,年底,每人还享受到了200元的分红。虽说分红不多,但在季景书看来,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我的挂职期只有两年,我希望离开后,能给村民留下长期带动致富的产业。而且,这个产业不仅带动张泉村,还能辐射周边的低收入村。”

  除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季景书记挂着每一家低收入户的情况,力争做到户户精准帮扶。村里有一户人家,一家俩姐妹都有先天佝偻病。为了解决她家的生活问题,在季景书奔走下,帮姐妹里病情最重、不能行走的赵晓翠争取到了“量身定制”的轮椅,同时,还争取资金帮她们重新修建了更宽敞的厕所。得知赵晓翠和妹妹靠制作穿珠手工艺品为生,季景书帮助她在密云城区和网上开起销售店,并鼓励她成为村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在赵晓翠带领下,村里的低收入户干劲儿更足,争相脱低“摘帽”。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