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 09:53:44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姜晶晶
亲子活动丰富多彩。
在京西门头沟,“寇大姐”系列农产品可谓是业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而成就这张名片的,正是曾经的首钢下岗女工寇大姐——今年54岁的寇红艳。
13年前,寇红艳从城里回到门头沟老家,带领5名姐妹,开启了创业奋斗的新征程。13年间,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借助好虫、好蛋和好果这“吉祥三宝”,谱写了“奋斗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人生新篇章。
下岗女工开办农家院
京西门头沟斋堂镇桑峪村,是寇红艳的老家。20多岁时,她从大山里走出来,在首钢食堂从事管理工作。原本以为会把“铁饭碗”端一辈子的她,却在四十不惑的年纪遭遇了下岗潮。
“那个时候揣着下岗买断的5万元钱,几乎是整日以泪洗面,不知道做点什么好。”提起当年的那段经历,现在的寇红艳虽然已是笑说,却仍忘不了曾经的迷茫和无措。
下岗后,二次创业的念头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她反复思量考察,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大山深处的桑峪村老家开办农家乐。“有一次我回老家去看望姥姥,得知村里正在搞民俗旅游,我就想着能不能回去找找机会。”寇红艳说,虽然当时“休闲农业”的浪潮还并未完全兴起,但她隐隐觉得回农村搞旅游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好项目。2005年,寇红艳在桑峪村老家承包了表哥的200多亩山地,带着和她一样经历了下岗的5个姐妹,开办起当地第一家农家乐。寇红艳想靠吃住一体的农家院吸引游客的同时,利用房前屋后现成的果园把采摘也带动起来。
“农家乐刚开张的时候,正赶上旅游旺季,从5月到10月,生意还算不错。”寇红艳说,但是刚高兴了半年,问题就来了。到了冬天淡季,农家乐的生意几乎停滞,大家都闲下来无事可做。更让寇红艳郁闷的是果园里还积压了上万斤的水果。这些水果有五六个品种,都是过了采摘季节之后剩下的落果。于是寇红艳琢磨着再找一个项目做,既可以消化积压的水果,又能在冬闲的时候弥补农家乐的正常开销。
转变思路养殖黄粉虫
2005年12月,寇红艳偶然间从电视中看到了养殖黄粉虫的项目,并且了解到黄粉虫可以吃蔬菜和水果,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花费上万元从从河北进回了100公斤种虫,和员工一起当宝贝似的养了起来。“黄粉虫养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温度适宜,繁育起来就很快。”寇红艳说,通过精心管理,3个多月的时间,引进的100公斤黄粉虫就繁殖到了2000公斤,积压的水果也很快消耗掉了。
这么多的黄粉虫如何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寇红艳从前的经验帮到了忙。“我在首钢负责后勤工作的时候是特级厨师,对饭店的经营也有一些了解。”寇红艳说,当时在一些地方比较流行高蛋白的“虫子宴”,于是她便萌生了在农家乐推出“黄粉虫宴”的想法。经过精心的研发,寇红艳推出了“粉虫迷你脆”“粉虫香椿鱼”“粉虫酿豆腐”等50多道系列菜品。起先大部分客人从没见过、也根本就不了解黄粉虫,就更谈不上吃了。为了让顾客对黄粉虫有感性认识,寇红艳领着客人们参观黄粉虫的养殖房和饲养原料,并向他们介绍黄粉虫的生活习性和营养价值。渐渐地,凡是吃过黄粉虫系列菜品的顾客都能记住这个农家院,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老顾客也会带着新顾客到这来尝个鲜儿。
在推出“黄粉虫宴”的同时,寇红艳又把虫粪和淘汰的虫子用于养鸡,打造出了“粉虫柴鸡蛋”,向前来农家院的客人推销吃了黄粉虫之后的鸡下的蛋,有的客人尝了之后觉得味道不错,临走的时候也会带点回去。就这样,寇红艳靠着特色菜吸引来顾客,再靠顾客带动粉虫鸡蛋的销售,走上了果养虫、虫养鸡、鸡生蛋、粪还田、种果蔬的的循环经济致富路。
不忘乡邻成立合作社
“好虫,好蛋、好果”成了寇红艳致富的三件宝,也被她笑称为“吉祥三宝”。生意做大之后,寇红艳并没有感到满足,她想的是: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信息,帮助那些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农民,带领他们共同致富,那才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2008年,寇红艳在雁翅镇青白口村发起成立了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秉承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宗旨,带领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搞起了循环经济。为了帮助有需要的农户,寇红艳在妇联的帮助下引进专家团队,建立了“博士工作站”,改变了农民的传统农耕做法,打造有机果园,推出了“农游合一”的农耕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走进田间直接消费。2015年,全国苹果产量大,价格低迷,果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果品积压状况,合作社在妇联的帮助下及时引进了互联网进山区,建立首家乡下电商体验店,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互联网电商发展是趋势,我们合作社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寇红艳说,去年5月,合作社还携手各方资源,帮助妙峰山镇开展了首届樱桃文化节,把互联网电商、邮政速递“请”进了大沟村,帮助那里的农民售卖樱桃增加收入。随着合作社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寇红艳开始重视起合作社的党建和文化建设,去年年底,益农缘合作社党支部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寇红艳也提出了打造“文旅合一”的发展新思路,带领着30多名姐妹成立了益农缘合作社艺术团,不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顺应潮流发力京津冀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寇红艳的合作社一直在壮大,但她并没有止步不前,仍然在不断创新。“京郊现在的养殖业都在向外迁移,所以合作社原有的模式也要顺应潮流进行改变。”在寇红艳看来,只要核心技术在,就不怕没有新路可以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寇红艳将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经”输送到了河北保定、石家庄、张家口等地。去年,她还把益农缘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复制到了山西繁峙,在当地建起循环养殖基地,景观农业种植园,从事农家手工艺制作的巧娘工作室,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这两年,合作社的果树也在面临着树龄老化等新问题,我们也借着更新淘汰老果树的机会,进行了创新。”寇红艳说,她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棵树多种果的嫁接,然后面向市民推出认养活动。“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黄元帅、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和单一口味的果树认养相比,许多顾客更愿意认养口味丰富的。”寇红艳说,一树多果的认养费用也比普通果树的认养费用高了3倍。
“这两天,正有一位内蒙古的小伙子在跟我学习果蔬嫁接的技术。”寇红艳说的小伙子姓黄,原本在大兴的工厂里打工,随着工厂的外迁,小黄也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于是便到寇红艳的农民培训中心学习技术。这些年,寇红艳将自己的致富经和创业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无数前来取经的农民。仅去年一年,基地就接待了550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还帮助28位创业者规范了合作社的发展。
“创业这十多年,我有风光的时候,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一面,但是我从没有后悔选择这条路。”寇红艳说,看着自己创建的致富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她就觉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很值得。“农业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心血,既要懂得坚持,又要学会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寇红艳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奋斗出了璀璨的创业人生,她也希望带领更多的农民在科技兴农的致富路上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