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要让娘娘山“银子用马驮”

——“全国十佳农民”陶正学的“乡村振兴梦”

2018-04-04 14:11: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刘茁卉,潘德鑫,马卓言

  新华社贵阳4月3日电 题:要让娘娘山“银子用马驮”——“全国十佳农民”陶正学的“乡村振兴梦”

  在贵州境内、乌蒙山脉南端,有一座海拔2319米的山峰,人称“娘娘山”。山脚下的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聚集了汉、彝、苗等8个民族,“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谁人识得破,银子用马驮”是当地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对于世代“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娘娘山人而言,“银子用马驮”的日子曾只是一个传说,但因为一场改革、也因为一个人,传说开始照进现实。

  “煤老板”返乡探索“股份制”

  今年55岁的陶正学,是土生土长的舍烹人,也是舍烹最先富起来的人。16岁就外出闯荡的他,当过大货司机、开过铅锌矿、办过洗煤厂、入股过煤矿。经历煤炭“黄金十年”,陶正学成了“银子用马驮”的亿万富翁。

  但在2012年,有心回报桑梓的陶正学决定转型——从热门的煤炭转到冷门的农业。

  熟识的人都说他疯了,但陶正学认为从“黑”到“绿”、从“卖煤炭”到“卖农产、卖山水”是“大势所趋”。

  “当时煤炭已经走下坡路,整个行业开始兼并重组和去产能,中小煤矿不转型不行了。”陶正学说,正好支持贵州发展的文件出台,“贵州农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娘娘山特有的高原湿地气候大有文章可做”。

  凭着对家乡的了解和多年的经营经验,陶正学敏锐察觉到舍烹穷在一个“散”字:资源散、资金散、思路散,必须找条纽带把村里有限的“山、水、地、人、钱”串起来。

  这条纽带就是“股份制”。陶正学开始在娘娘山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2012年5月,陶正学发起成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73%的股份由村民认领,每股20万元,农户自筹一半,陶正学垫资一半。自筹有困难的,可从陶正学处借本金,再用劳动报酬等偿还垫资。

  随后合作社在成立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时,又鼓励村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公司。

  通过“三变”,村里的生产要素由“散”到“统”,村民通过“入股”也可获得三份收入:务工收入、土地租金、按股返利。

  村民成了“工薪族”和“股东”

  天蒙蒙亮,娘娘山浓雾弥漫。住在山脚的陈小海已洗漱利索,套上印有“银湖环卫”字样的橙色马甲,步行到村里的大食堂吃工作早餐。7点整,她和同事们分散到各自的工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天干五六个小时,活儿不累,食堂还包三顿饭。”今年58岁的陈小海种了一辈子地,没曾想到老了手里的工具从锄头换成了扫把,成了旅游公司的环卫工人,每月能领1200元工资。

  “家里的收入多着哩。”陈小海告诉记者,儿子在村里开旅游车,每月2000元,儿媳在园区打零工,每天80—100元,老伴儿在家养了4头母猪,已经下了30多个小猪崽。

  此外,家里原来种苞谷的4亩地也都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种刺梨和石榴,每年有3000多元的分红。

  “正学这几年出了大力、帮了大忙,跟着他干准没错。”陈小海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一是有儿孙常伴左右,二是在晚年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没给儿孙添负担。

  由合作社和旅游公司为经营主体的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覆盖了舍烹在内的8个村。过去5年,有5000多名农民入股成了股东,近千名像陈小海这样的农民进入园区成了产业工人,近9000人通过分红和就业实现增收。

  农业是“关不了门的生意”

  近年来,园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8个村2万余亩荒山、土地整合后改种了刺梨、蓝莓、猕猴桃等特色经果,闲置的山溪、水塘也被打造成了特色景点。

  “‘三变’让娘娘山沉睡的资源活了,村民参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更强了。”普古乡党委书记徐天和介绍,2012年以来,陶正学累计带动近4000人脱贫,8个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倍以上。

  陶正学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拥戴,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2012年以来,他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2016年获评第三届全国十佳农民。

  “以前开矿,生意不好可以关门,现在做的是关不了门的生意。”这位多数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坦言,压力比当初转型创业时还大,“关系8个村、近万村民,容不得半点差错”。

  “大家伙儿的腰包鼓了,但离‘银子用马驮’还远着哩,村里的产业布局好了,但离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将传说照进现实的路上,陶正学将结合“三变”改革,在创新乡村治理上大胆尝试。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