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李登海:种业发展要始终立足科研创新

2018-03-20 15:11:2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蒋钊

  李登海:种业发展要始终立足科研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登海种业实际控股人李登海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40多年来,在他的高产攻关下,中国玉米品种不断迭代创新,创造了7次中国夏玉米单产记录和一次中国春玉米单产记录。他虽没有大学文凭却是高等院校育种学科的博导,是振兴中国民族种业的引领者、实践者。

  穷则思变创前人没创过的业绩

  李登海与育种结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一份中国农科院科学家访问美国的考察报告,报告中美国农民华莱士种出的玉米亩产量达到2500斤,彼时中国玉米的亩产只有三四百斤。“8-10倍的差距,给我的震撼太大了,他是美国的农民能做到的,我作为中国的农民也能做到。”就这样,出生于山东莱州邓村的李登海在心里埋下了提高玉米亩产的种子。

  登海种业玉米“高产攻关”是李登海走了45年的育种路。受限于北方的温度条件,他把试验田搬到海南,40多年内干完130多年的活;困难时期试验中肥料不足,带着大伙挖厕所、沤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搞科研;拔麦子、,所有有助于提高单产的技术、知识、方法,他都一一向“老农”、向书本、向课堂请教;在“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发展战略提出之前,李登海就提出了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的产业化路子,始终把创新和科研作为立足的根本。

  如今,登海种业的玉米品种,夏玉米引领国际领先水平,春玉米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对于迅速发展的玉米转基因技术,李登海坦然以对:“转基因技术应该做,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我们不能落后于国际社会,要在科学层面进行探索。”

  新品种保护立法的步伐还需再快一些

  “好不容易育种出来一个品种,很快就被别人山寨了。”说起当前国内新品种培育现状,李登海觉得不容乐观,“去年品种审定办法修改之后,品种申请出现井喷,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模仿的多原创的少,品种与品种之间差异很小,没有大的突破。”李登海认为,中国育种业必须改变“谁搞原始育种,谁就是冤大头”的思想。

  李登海认为,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来,越来越注重对品种权的保护,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申请流程。尤其是去年以来,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权交由企业自主完成,对缩短新品种申请时间有很大帮助。“随着科技手段进步和科研创新步伐加快,品种更迭越来越快,从程序上优化能让植物新品种权更快落地,与市场衔接,避免新品种还没上市就可能被更新的品种取代。”

  但另一方面,育种侵权多、维权难的现状更增加了种业的发展难度。“套牌销售、品种抄袭太多,对种企、对农民都是一种伤害。”每年侵权案令登海种业疲于应对,为此,李登海向全国人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建议》,希望国家从植物新品种法律制度、品种权保护司法体系等方面加强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

  “建议加快立法步伐,让植物新品种权所赋予的权益得到真正维护。”李登海建议,一是通过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引入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遏制育种剽窃、低水平模仿和修饰育种。二是建议在刑法中增设“侵权植物新品种权最”。三是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将无证生产、经营种子或未经授权生产、经营保护品种纳入非法经营行为范畴。

  任何阶段都要下沉到田间地头

  被问及两会结束后回去要干的第一件事,李登海脱口而出:“改革。”这是他整个会期都在思考、酝酿的事情,每天早晨4-6点之间,他会结合两会讨论和新的文件,把新的思考整理出来。

  新的改革思路是什么?李登海认为,要让育种团队整体下沉,到田间地头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不断进行机构设置的改革,适应当前种企不断做大做强的要求;要加强与工商资本合作,与跨国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粮食问题一定要解决,解决就要从创新开始,用科技创新作为保障。”70岁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李登海认为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以前想搞科研搞创新,如果没有农业户口连找一块试验田都困难,如今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育种、制种提供了更好条件。”在中国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李登海把壮大民族种业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