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14:19:0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赵敏
他,当了12年老师、12年校长、12年教办主任之后,回到村里当了12年村支部书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第4个12年,却让他成了当地的名人:“泸州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片推进先进能手”“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泸州市创先争优‘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他,就是67岁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党支部书记曾玉才。
走进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随处可见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真正实现了曾玉才12年前“树满山、果满山”的梦想。曾玉才从密溪乡的田埂上走出去,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6年,2004年因病内退后,婉拒了一所民办职校提供的月工资5000元、可以享受副校长待遇的办公室主任一职,选择回乡当一名村支书,工资只有250元。用他的话说,“钱多钱少也不那么重要,为家乡百姓做点实事儿,也不枉党组织这么多年的培养”。
在曾玉才的带领下,昔日贫穷落后的“问题村”变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巨变的背后,凝聚着他和支部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闪耀着他的真情与担当。
“村干部就要凝群众心聚百姓力”
如果把群众当父母,尊重他们,耐心沟通,也不会有沟不通的问题。——摘自曾玉才《工作日记》2011年4月29日
当时的瓦房村是全乡出名的后进村,班子不团结,产业没基础,交通不便,工作滞后。7个村民组长有4个要求辞职,群众上访不断,常有村民借酒劲到政府大院大骂,2003年4个村干部的绩效工资只有6元,连乡干部都不愿意联系这个村。
曾玉才临危受命,他走进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与群众拉家常,问寒问暖,了解群众所怨、所想、所求。一个月内,他走遍了全村7个村民组、100多个农户,找到了村里问题的症结所在:班子不团结,拉帮结派;财务不公开,吃喝严重;办事不公道,群众不满。
所有矛盾都集中在“村两委”班子上,要想改变村子的现状,必须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让村干部真正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曾玉才在第一次村组干部会上,提出了“四戒”:戒公款吃喝,戒酗酒闹事,戒拉亲攀故,戒和群众红脸。说到做到,曾玉才带头遵守,并对违反禁令的干部进行了处理。通过“四戒”让群众看到了村干部作风的转变,认为曾书记是个干事的人。
曾玉才刚到任时,整个村子没有解决的矛盾纠纷50多起,他和村干部一起把疑难问题梳理成一根“辫子”,一个一个做工作,半年的时间解决了43起矛盾纠纷,树立起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曾玉才说:“当时八组有一个农民修房子,挖机挖到了邻居家已埋葬六十多年、不是很显眼的祖坟,两家争吵起来,邻居气愤之下,把修房子人的祖坟也挖开了,小矛盾差点演变成两姓家族之间的械斗。我知道此事后,和村干部一起帮忙修坟,同时给双方做工作,经过调解,两家人还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很高兴地把问题解决了。后来想想如果当时这件事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事件。”
曾玉才任村支书12年,积累了7本60余万字的民情日记,一篇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了他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生动故事,看到了他对群众及村支书这份工作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
“村干部就要为百姓办实事”
“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老百姓就会支持你。”——摘自曾玉才《工作日记》2004年10月24日
“曾支书,我们卖谷子得挑到王嘴村的公路边去装车,每百斤还要多交2块钱的‘过路费’。难道我们就修不起公路吗?”村民抱怨的事儿,其实也是曾玉才一直想解决的问题。早在进村入户调查时,曾玉才就了解到村民对之前村里组织修公路的事怨声载道,因为在路的走向、资金筹集管理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修路半途而废。
村里要发展,道路是基础。如何调动老百姓修路的积极性、钱的问题如何解决、道路如何规划、修路占地如何调整等,一连串问题在曾玉才的脑海中掠过。最后曾玉才想到,既然是为百姓修路,就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把自主权交给百姓。在村民代表会上,曾玉才确定了修路的“四个自主”原则:村上只确定起始点,由村民自主定走向,自主调土地,自主选施工队,自主管资金。“四个自主”原则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掀起了全村修路的高潮,通过群众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三年集资90多万元,在没有上级项目支持的情况下,修建了92条长长短短的通组路、通户路34.5公里。
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没有花架子,通过一件件实事、好事,曾玉才的工作让村民们感动,村民们由他刚来时的“我们这么大一个村,还找不出一个支书?”到现在“曾支书不能走,我们村需要他!”
“村干部的心里就要想着谋发展”
“村干部不为群众谋发展,最多算是一个守摊子过日子的‘维持会长’。”——摘自曾玉才《工作日记》2011年4月28日
瓦房村有3860多人,耕地只有2930亩,人均只有几分地,还有布满残次林的山地7000亩,如何让有限的耕地实现更高的产出效益,如何让老百姓甩掉“穷帽子”,成为曾玉才进村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瓦房村是“真龙柚”的原产地,1995年曾获得全国农博会金奖。这么好的金字招牌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让其成为瓦房村脱贫的主导产业呢?为此,曾玉才多次请农业局、农广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村里考察发展柚子产业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发展优良“真龙柚”品种。
曾玉才发动大户和党员干部带头集中成片发展“真龙柚”,第一批发展了1200多亩。考虑到村里的人均耕地较少,即使全部都种上“真龙柚”,规模也不大。经过与村组干部研究,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后,确定“砍掉残次林,栽上摇钱树,同时杂果整体退出,‘真龙柚’全域覆盖”的方针。在他的带领下,党员群众砍伐了山场残次林7000余亩,目前全村真龙柚面积达到了10000亩,实现了真龙柚品种整体推进、全域覆盖。
在“真龙柚”产业推进最忙碌的那段日子,曾玉才每天早出晚归,一回到家就喊累,经常是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妻子埋怨说:“以前当校长,也没见你这么忙、这么累。”自从带着儿女去过村里,看到村民对曾玉才的态度,看到村里的变化后,妻子理解了,对他说:“老曾,家里人都支持你,但是你年纪大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2011年8月,百年不遇的大旱,让老王山新栽种的“真龙柚”果苗面临着生死考验,曾玉才向村民提出“宁愿脱掉一层皮,不让幼苗死一株”。每天冒着40多度的高温,走5公里路爬上老王山,与村组干部一起挑水抗旱。由于劳累过度,曾玉才突发冠心病,住院治疗了2天,不顾医生劝阻,又回到了抗旱一线。他说:“老王山离不开我,即使是在那坐着,也能给大家加油、鼓劲。”在曾玉才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真龙柚”成活率95%以上的奇迹,保住了全村人的“命根子”。
“现在全村百姓人均70株‘真龙柚’,进入丰产期,每株树能结100多个果子,每个卖10元,人均收入就能达到7万元……”曾玉才笑呵呵的给我们算账,好像在算自家收入一样。
曾玉才用质朴与坚守,完成了从教书能人到治村能人的华丽转身。这种转身,既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也让他再次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曾玉才在日记中写道:“一个村支部书记干不起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总可以为村民干些脚踏实地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