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麦痴”胡承霖

2016-11-22 17:09:1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周学勤 汪洋

“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我认为,当前在沿淮淮北地区实施小麦‘双百工程’绿色增产模式,即每亩小麦增产100斤、减少100元的投入,有基础,有条件,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科学种植,一定能实现。”秋种前夕,在皖北农业大县太和县组织的一次培训班上,88岁高龄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退而不休的“麦痴”胡承霖,仍在为小麦操劳奔波。

倡议高产攻关,五年增产近80亿斤

胡承霖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胡承霖调入安徽农业大学,从此开始踏上了献身“三农”的漫长历程。

1998年到2003年,安徽粮食总产徘徊不前。到2005年,小麦单产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公斤。已从安徽农大教授岗位退休十年的胡承霖,再也坐不住了。2005年春节前,他连续十多天熬到深夜,给安徽省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时任副省长的赵树丛写了一封长信,信后附着一篇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核心内容是以“四大关键技术”彻底逆转粮食生产的习惯性低效做法,真正实现“科学增粮”。

信件引起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很快,粮食高产攻关计划成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胡承霖被聘为专家组副组长。攻关活动启动后,从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种量、播种行距等每一个细节,胡承霖都亲自把关,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人们记不清多少次胡老顶风冒雪,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也数不清有多少次,他头顶烈日,在热浪涌动的麦田里指导生产。

涡阳是皖北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小麦生产大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80万亩,由于地处黄淮地区最南端,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平均单产一直徘徊在700斤左右。胡承霖的第一个高产攻关示范点就选在这里,并设定了全县亩产超1000斤的目标。他说:“小麦千斤县在这个纬度上从来没有过,在这里搞出一个千斤县来,虽然困难很大,但极有示范推广价值。”2010年,在如火如荼的高产攻关活动带动下,该县180万亩农田实现了亩产千斤的目标。

据统计,仅高产攻关开展后一年,安徽全省小麦总产便达96.7亿公斤,比上年净增长15.9亿公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300公斤,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纪录。第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五年增产近40亿公斤,农业部充分肯定了安徽高产攻关的成绩,明确指出全国高产创建的发源地在安徽。

力推“双百工程”,帮助种粮大户走出困境

随着安徽小麦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皖北小麦主产区涌现出一大批种粮大户。近年来,胡承霖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种粮大户搞好种植。“去年秋收玉米价格下跌幅度大,导致种粮大户普遍亏损。今年夏收小麦又遭遇赤霉病危害,一些种粮大户防病措施未跟上,再一次蒙受损失。”见到记者,胡承霖道出对种粮大户的经营现状的焦虑。

如何帮助种粮大户走出困境?胡承霖结合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从自己四十年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寻求答案。“我们本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降成本增效益的原则,提出‘双百工程’,对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胡承霖告诉记者。

“双百工程”主要包括节本和增效两个方面。如何做到小麦亩均节约成本100元,增产100斤,胡承霖分析说,一是适应地区气候资源,抓住土壤适墒种麦,一播全苗。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淮北地区9月底10月中上旬土壤墒情好,应在此时一播全苗,为冬前培育壮苗打下良好基础。二是选用适宜早播、抗寒性强的半冬性偏冬(弱冬性)小麦为主导品种,搭配适应性好的半冬性品种。三是做到小麦适墒早播与降低播量相结合。在淮北地区10月初适墒播种。降低播量不单纯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而且是控纹枯病、防倒伏、促穗增粒的有效途径。四是改化肥撒施为麦行正位深施,集中用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改为麦行用机械深施,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

“淮北小麦主产区9月底10月中上旬适墒种麦,要将前作玉米收获后粉碎的秸秆直接还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这对于只有8-10亩地的农户来说尚好对付,而种粮大户,特别是承包土地面积在200亩以上的大户,则非易事。关键是自身要拥有一体式多功能农机具直接操作,或者有相应的农机服务公司预约服务。”胡承霖告诉记者,他已和有关农业机械厂家共同研发出适合淮北地区生产需要的一体式农机具,效果不错。

“原来使用的农业机械,种一亩地小麦,从灭茬旋耕到播种,要在田里至少搞三四遍,不适合俺们这里的砂礓黑土。在胡承霖的主持下,他们研制的新型农机,灭茬、旋耕、施肥、播种,一次即可完成。”涡阳县陈大镇种粮大户孙子富说:“这几年种粮大户经营困难,胡教授总对我们讲,如果不科学种田,成本高、收益低。科学种田,成本低、收益高。现在一亩地省种子15斤,省肥料钱20元,成本能降近百元,我们合作社1600多亩地,不算增产的效益,光成本就能节省好几万,合作社每年都有盈余。”

胡承霖深知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在推广“双百工程”期间,他除了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讲解,还要铆足劲在示范片上下功夫。一次,胡承霖要求农户把播种量从每亩40多斤减到18斤。但是,村民们更相信祖辈留下来的口诀:“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有一个村民碍于情面,白天播了18斤麦种,夜里又偷偷溜回地里,补播了17斤种子。结果到麦收时,他傻了眼,由于麦苗过密,造成后期倒伏,亩产只有700斤,而按照胡承霖要求种的小麦,亩产达到1100多斤。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对科学种田的道理口服心服,自觉自愿地改变传统种植方式。

“离开麦田我一身不自在”

八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干劲。对胡承霖来说,他生活的重心就是麦子,其他都显得不重要。胡承霖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定居,多年来一直希望他到国外安度晚年,但他说:“我一辈子跟小麦打交道,离开小麦田我一身不自在。”

几乎每年正月初三、初四,连当地农民还“猫”在坑上过冬,他就下到皖北麦田了。在皖北大地,胡承霖常常在田头举着个大喇叭,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喊课”,一直喊到嗓子失了声;他记不清自己的“学生”有几万人,也记不清连续多少个春节被老伴埋怨。

胡承霖指导的蚌埠、亳州、涡阳、蒙城等市县任何一个攻关示范点,离省城合肥都有几百公里的路程。每次下乡示范指导、讲课培训,省里有关部门和安徽农业大学都主动要给他派车,但是胡承霖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坐着小车下去,还要有一个专职驾驶员,兴师动众的,没有必要,我坐长途汽车下去简单省事。”胡承霖说。

“越是气候不好,我们搞农业技术的越是要下到田里去。风不调,雨不顺,正是需要技术指导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胡承霖每年抓十几个示范点,辐射带动,然后再换点,再带动。涡阳县农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有一年中秋节,省里要在涡阳县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秋种工作,他的女儿女婿刚巧从美国回来探亲,一边是儿女亲情,一边是“农民的呼唤”,胡承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涡阳。胡承霖的爱人打电话哽咽着说:“你如果再不回家,女儿、女婿就要回去了,下次见面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就会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这句话常被胡承霖挂在嘴边。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