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育种专家李登海:再干20年 再活“一辈子”

2015-09-23 11:36: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66岁的李登海有着众多身份:上市公司名誉董事长、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但他说:“从根上讲,我就是个农民。为了祖国的富强和荣誉,我终生选择玉米育种、栽培为业。”

  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莱州,素来被称为“胶东粮仓”。1972年,23岁的李登海当上了村农科队队长,立志多打粮食,让父老乡亲吃上饱饭。

  就在这一年,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下乡搞科研,带来的一份资料让李登海目瞪口呆: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春玉米亩产最高达到1250公斤!而当时莱州的玉米亩产仅两三百斤!

  “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 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暗下决心。

  李登海领着8个人,开始进行玉米高产攻关。为了弄肥料,他带人打炕洞、拆破屋、淘粪池;为了抢农时,他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为赶夏天中午最佳授粉时机,他冒着近40℃的高温钻玉米地,一个中午下来,全身一层白花花的盐碱。

  经过8年探索,1979年,以李登海家乡莱州命名的“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培育成功,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9公斤的高产纪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认为,紧凑型三个字,代表了玉米育种的一次飞跃。它突破原有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推动了我国杂交玉米由平展型向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性转变,开创了中国选育玉米高产品种的方向。

  培育出一个新品种的概率只有12万分之一,但李登海带领的玉米育种团队从未放弃。43年来,李登海又相继在全国率先育出亩产900公斤、1100公斤、1400公斤、1500公斤的高产玉米杂交种,先后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30年里,李登海将大量的科研成果无偿奉献给国家,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和促进玉米栽培育种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登海种业所育品种累计在全国增产1200多亿公斤,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今年7月,美国先锋公司负责亚太地区和中国区的杂交玉米遗传育种高级专家威尔逊在贵州会议上,称赞李登海是当代“中国杂交玉米(紧凑型)育种第一人”。

  在北方,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育成一个新品种要七八年。为了和时间赛跑,李登海的育种足迹遍布黑龙江、山东、广西、海南,把育种时间缩至两年。登海种业高科院副院长柳京国说:“登海用了43年,育了121代,相当于干了3代人的活儿。”

  秋初,正是玉米育种的关键时期。记者早晨6点多来到李登海家时,他正一手拄着腰,在院子里查看玉米长势。“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要不早下地了。”他的家人告诉记者。

  正是凭借这种近乎疯狂的精神,李登海曾经一年学完《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学》等12门课程;在海南育种基地,他和同事一起,用断了30多条扁担,用坏了50多把铁锨,亲手建起了第一个科研基地。

  由于长期蹲在玉米地里,李登海患上了严重的痔疮,动过5次手术,痛得严重的时候,他甚至跪在厕所里大哭。

  可无论怎样,李登海都放不下他“心爱”的玉米。登海种业玉米科研所副所长刘为更回忆说,李登海出差回来,不管晚上几点,一定要到试验田走一圈,然后再回家,“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睡前不看一眼,睡不踏实。”

  从2万元起家,登海种业已发展成拥有40亿多元资产的农业高科技创新型上市企业。身家数亿元的李登海,该花的钱一掷千金,每年仅科研投入就达3000多万元;不该花的钱,“半个铜板也心疼”,是有名的“抠”。

  同事说:“李登海每次出差都要提前买打折票,能坐中转航班的,从来不坐直达。”有一次,他从北京到海南三亚育种基地,退掉了别人帮他预订的4000多元的头等舱机票,改乘晚上打折的730元“红眼航班”。

  两年前,李登海辞去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他在辞职声明中说,这是“为了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创新和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攻关工作。”

  现在,李登海和团队每年合计套袋自交果穗150万-200万个,最后保留1.5万-2万份的育种材料再进行播种。每一个剥开的果穗,李登海都要亲自观察。他开玩笑地说:“看到一个玉米杂交种,我就知道它的爹和娘是谁。”

  “创新无止境,高产无尽头。我要争取再干20年,再干出60年至80年的研发创新业绩,等于再活一辈子。”李登海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hu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