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倒在脱贫一线的村支书留下的十个定格画面

2016-09-27 13:14:1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画面六:7月20日凌晨5时,在家里晕倒的张秀代醒来后,并没有马上到医院检查,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便拖着虚弱的身体,与妻子、村干部一道守在村里养鸡场的大门口,等待运鸡车的到来。

  2016年7月19日,张秀代突然在家中晕倒,正要赶往医院,却被村妇女主任蒲天芝的一个电话打住:“养鸡场马上要运来3000只鸡,谁去收?”

  挂了电话,张秀代二话不说,叫上妻子和6名村干部一起,凌晨5点就在养鸡场门口守着。每一只鸡,他们都仔细检查。最后,100多只未达标的弱小病鸡被挑出来退了回去。

  养鸡业是张秀代提出发展“村民经济”、拓展马家村增收产业的重要环节。为了不让村里养鸡户的辛苦劳动打水漂,让养鸡业真正实现全村增产增收,张秀代可谓是操碎了心。从鸡的验收到养殖,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把握,仔细研究,确保村民收益最大化。

  村里的养殖业发展好了,张秀代却倒下了,他的病情因为这一次的“强撑”彻底恶化。

  

  张秀代生前与村第一书记商量村务

  画面七:7月27日,刚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张秀代,在医院一边输着液,一边对前来看望的村主任张方武说,后天下午村里组织研究一下统一流转土地的办法,他要参会。

  从2012年初开始,张秀代只要说话时间一长,就会不停地咳嗽出血,经常是一边开会,一边嘴角冒着鲜血。拗不过家人和村干部的劝说,他就去顾县镇卫生院开些止咳药来吃。眼看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儿子儿媳才强行把他带到了南充市川北医学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肺脓肿,必须住院治疗,接受肺脓肿切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多休息,不能再过度劳累,否则病情极有可能恶化为肺癌。

  然而,马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启动,他又开始没日没夜地干。他常常是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到了办公室,午饭没时间回家吃就用方便面填饱肚子,一直忙到深夜。不仅休息得不到保证,就连每天最基本的营养都跟不上。这样的工作强度,就是正常人也会吃不消,而他,还是个刚做完手术的病人。

  2016年7月19日,张秀代突然在家中晕倒,之后,他又是在养鸡场下鸡,又是去镇上参加党委会议、在村里组织召开土鸡养殖相关会议……等他忙完手头的工作,已是7月23日。到岳池县人民医院一检查,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肺脓肿恶化为肺癌晚期。

  7月27日,张秀代输了几天液,躺在病床上,他一边输着液,一边对前来看望的村主任张方武说,后天下午村里组织研究一下统一流转土地的办法,他要参会。

  29日上午,张秀代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匆匆忙忙出了院。下午,他准时出现在了马家村群众大会的会场。会上,流转土地的办法制定完毕,来年村里的土地就能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不仅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还能推动村里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画面八:“把药捡了就回来!”刚刚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的张秀代一边排队取药,一边在电话里对马家村第一书记周莉莉说。

  多年来,这位坚守岗位30年如一日的党支部书记,早已成为全村干部和群众的靠山,事无巨细,都要他来定夺。今年7月,马家村的脱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张秀代的病情却因劳累过度彻底恶化。为了不让村干部担心、不影响村里的脱贫进度,他将自己的病情隐瞒起来。

  那天,村里要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可张秀代不在,大家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不仅心里不踏实,很多事情也拿不定主意。无奈之下,周莉莉给正在排队取药的张秀代打电话,催促他赶紧回村开会。张秀代接到电话,只说了一句:“把药捡了就回来!”

  如今回想起来,周莉莉满心愧疚。短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一位强忍病痛的党支部书记对村子难以割舍的情感。

  画面九:“不急,先去办公室。”8月13日上午,在出院回家的路上,张秀代拒绝了村支部副书记张勇“先回家”的提议。这一天,他拖着极度虚弱的身体,最后一次参加了村里的会议。

  8月8日,距离上一次出院不到10天时间,张秀代再次被家人送往医院。此时,他的病势已经非常严重。一想到村里的脱贫工作还在紧张开展,他仍旧是放心不下。在广安市人民医院住了几天后,他又一次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强行出了院。

  “我住院的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工作安排?”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几乎说不出话来的张秀代对张勇缓慢地挤出几个字来。张勇对他的病情十分清楚,只告诉他一切都好,让他回家好好休息,对村里的事情只字未提。那时的张秀代,虽然身体已是弱不禁风,意识却是很清醒的。张勇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

  可是,脱贫摘帽是大事,马家村一刻也耽误不得。在张勇准备送他回家休息时,他努力控制住颤抖的双唇,吃力地说:“不急,先去办公室。”嘶哑的嗓音中,带着一丝笃定。

  当天,张秀代最后一次参加了村里的会议。只是,会议室里再也没有响起他那铿锵有力的讲话声。

  画面十:8月14日傍晚,再也无力办公的张秀代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窗外,村里的“夕阳舞蹈队”正在热闹的音乐声中跳着坝坝舞。夕阳西下,他缓缓地握住桌上的笔,写下了一行文字……

  8月13日从广安市人民医院出院后,张秀代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吃饭、穿衣、走路都要靠妻子帮忙。出院后的第二天,见他整日卧病在床,情绪低落,妻子龙春华便提议:一起去村活动室看看舞蹈队跳的坝坝舞。

  黄昏时分,张秀代在妻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村部办公室。村里的脱贫文件还在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隔着窗户,正好能看见村民们跳舞的小坝子。

  微弱的光线下,张秀代缓缓握住桌上的笔,写下了一行文字。他写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欣慰,也许是遗憾……我们只知道,马家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张秀代,不仅仅是马家村党支部书记,他所代表的,是身处最基层的党员干部这个群体。

  基层干部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毛细血管”,他们身处一线,始终坚持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保持着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在解决众多社会实际问题时,更少不得广大基层干部力量的发挥。在实践中,基层干部承受“上压下挤”的“夹板气”的情况却不在少数。来自上级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被误解和污名化……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群体的工作难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大,基层干部群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深入群众、与时俱进”也是大多数基层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其实,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总是那些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为了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他们始终在默默地付出着。

  今天,在奔赴小康的决胜阶段,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役中,无数像张秀代一样的基层干部默默地工作在精准扶贫第一线。精准扶贫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工作,兑现内心坚守的那一份责任和担当,而对无数渴望脱贫致富和幸福生活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平凡的工作却不啻雪中送炭、丰功伟绩。我们对于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甚或再多一些感谢,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都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亮丽丽地来到我们的面前。这对活着的人是一份庄严的尊重,对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则是一个最隆重的告慰。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