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9 17:16:1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每天早上,青山羊的呼唤像闹钟一样准时,忙碌的一天从这些小羊羔开始。对这些出生十几天的羊羔,李正道像是照顾婴儿一般仔细呵护。“羊羔的饲草料要尽可能的鲜嫩多汁一些,水一定要保证是干净充足新鲜的饮用水。小羊羔比较娇嫩,每天换水的时候一定要清洗一次水槽才行。”这里是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的正道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占地面积100亩,建有高标准羊舍5060平方米,水、电等附属设备完善、基础设施齐全,场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现存栏青山羊近2000只。该基地的主人正是眼前这位90后羊倌——李正道。
青山羊原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经过多年的选育,形成生长发育快,产羔率高、生产周期短、肉用品质好等突出特点,是我国优良的皮肉兼用山羊品种。利用其羔羊生产的青猾皮,因花形独特,不用人工染制,且光泽鲜艳、花纹美观,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素有“国宝”之称。山东省曹县是青山羊的主产地之一,在该县常乐集镇李楼村,村民李正道与父亲李凤雷因为养殖上千只青山羊,赢得了“2014年山东省养殖状元”的称号。那么,90后羊倌创业路上有哪些故事?新老羊倌在养殖青山羊过程中又有哪些碰撞?记者来到正道养殖基地一探究竟。
新老羊倌交替,“老传统”与“新观念”交锋
父亲李凤雷从儿时放羊到如今,传统养殖观念根深蒂固;儿子李正道在新疆农业大学里学的就是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又去了内蒙古的大农场实习,中间接触了各种关于养殖的新技术新理念,后来回到家乡帮父亲养殖青山羊,可谓是老传统遇上新观念,不免会碰撞出“火花”。用李正道的话来形容:“父亲是60后,我是90后,中间隔着的可不只是沟,那可是‘太平洋’啊。”
2010年,李正道刚回到家乡养羊之初,父子俩就因为母羊和羊羔的分区发生过激烈的争吵。“这算是我们当时矛盾最严重的一次吧。争执了很久,纠结这个事儿。”父亲李凤雷说:“俺在圈这个圈儿的时候,就是小羊跟着母羊的时候,李正道一直说俺这种方法不行。”父亲李凤雷按照传统的养殖思路,认为小羊羔出生后会一直跟着妈妈,饿了就吃奶绝对饿不着。于是用铁丝网在大羊舍里单独隔出一个区域,里面放些精料专门给小羊吃,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工,大羊舍里套着小羊舍,大羊虽然进不了小羊舍,但是小羊还可以吃到羊奶,能获得充足的养分……而李正道却完全不赞同这种做法,而是希望把羊羔和母羊完全分开,“如果羊羔和母羊不分开,羊羔一直依赖着大羊吃奶,这对于大羊的膘情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父子俩各自坚持互不让步,父亲一气之下伸手打了儿子。最终,事实证明父亲李凤雷的做法是错误的,李家父子养的第一批羊羔损失了80%。
羊羔损失严重,李凤雷心疼,动手打了儿子更是心疼加后悔。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开始反思自己,对于儿子把母羊和羊羔分开的做法,不说赞成但也不反对了。没想到儿子的做法后来真的起了作用。“大羊与羊羔刚分开时,隔两个小时就要把羊羔放开,让它去找母羊,它会去吃大羊的奶,大羊刚下了羊羔,奶水会非常好。这样母羊就避免了乳腺炎的发生。过一段时间后,羊羔要强制断奶,开始给它喂食一些鲜嫩的树叶就行。”李正道说:“刚断奶后,羊羔的体质可能比较弱,但是经过半个多月的适应期后,羊羔的体能就逐渐恢复正常。现在,羊羔的死亡率比原先低多了,不到2%。”经过这一次“分羊风波”,老羊倌对新羊倌的技术彻底服了气。
“咱省农科院的专家讲的养羊管理方法跟李正道说得差不多。所以,现在儿子讲的新理念,我也在慢慢学习接受。”李凤雷笑着说。
现如今,李家父子还会因为养殖理念而发生碰撞,李正道就会选择不停地“叨叨”,不停地给父亲灌输新式养殖理念。“有时候父亲实在听不进去,我就选择自己动手去做给他看。”
生命应值得敬畏,羊倌与羊做朋友
“你把羊当人看,它们就把你当‘神’看;你把羊当普通牲口看,它就死给你看。”李正道说。“那你把羊当什么看呢?”记者打趣问。“我把它们当朋友看。我觉得,生命都应该值得敬畏与尊重。在我看来,大自然的每条生命都是一样的,差别只不过是进化的程度高低不同罢了。”李正道笑着说。
在李正道看来,自家养殖的每只青山羊既然是值得敬畏的生命,是朋友,自然也应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福利’,譬如修剪指甲。李凤雷告诉记者:“以前养羊,基本是半圈养半放养,哪里有什么动物福利,更别提给羊修剪蹄子了。”然而,这一切在儿子回来后都变了。
“给羊修蹄子和给人剪指甲一样。羊走路多了,指甲会变形,时间长了,会扎到肉里面去,所以走起路来会有点瘸。”李正道在父亲的帮助下,捉住一只成年青山羊,示范起了给羊剪指甲。修剪羊蹄也是有讲究的,李正道说:“在剪的过程中,要尽量把羊蹄里的石子什么的脏东西给抠出来。如果发现羊蹄中间有发炎化脓的,要把脓水尽量挤出来后再包扎一下。羊蹄剪完后要前面低一点,后面高一点,蹄子后面部分要让羊自己去磨,而且不能剪得太厉害,要不然会剪出血。”
“出门带把刀,回家带把草”
“现在家里养了150多只母羊,每年纯收入十万上下。今后还准备建个家庭农场,大干一场,争取收入翻一番。”曹县常乐集镇三邱店村村民马同柱聊起自己的养殖前景,脸上写满了自信。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就在几年前,马同柱却因为生活艰难,家里孩子学费都交不起,夫妻因此闹起了矛盾,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后来,马同柱搞起了青山羊养殖,发了家,致了富,也脱了贫,又把妻子从娘家接了回来。带领马同柱家走上致富路的,正是90后的李正道。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家里都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的老人没事了,就来俺这里抱上一只或两只羊回家养去。假如一只成年的青山羊100斤,生了两只小羊,年底了新生的小羊怎么也得每只20多斤,按照每斤10元钱的价格俺们进行回收。期间,只要保证母羊不掉膘就行,这样老人能挣点零花钱填补家用。对于我们来说,也省了人工开支,属于双赢。俺们合作社推出的青山羊代养项目,目的就是为乡邻提供更多的致富途径。”“记得刚回来养羊时,有人也不免说起闲话,‘你看大学生有啥用,上了四年学,还不是一样回家养羊’。说实话,那时候压力还是很大的。后来,养羊的效益好了,也有人说,‘你看人家李正道,养殖状元呢!还是大学生养羊厉害’。”谈起创业路上的艰辛,李正道不无感慨。如今,不光是在李楼村,临近的村里、乡镇,很多散养户慕名而来,向李正道请教养殖技术。
正道专业养殖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养殖示范场”、“山东省青山羊一级扩繁场”、“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国家级规范化养殖示范场”,并通过“农产品无公害安全认证”,荣获“国家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集体”。2011年,在原正道养殖合作社基础上,李正道又成立了曹县正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把羊免费借给贫困户养殖,再以高出市场价的保护价回收。农户先养羊后付款,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公司免费提供科学养殖、种羊技术培训和诊疗、防疫技术,破解农户技术难题;与农户签订销售、回收合同,化解养殖风险。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让贫困户走上了养殖增收的路子,也为公司注入了发展活力,实现了农户、企业的共赢。至今,公司吸收了4个专业合作社200多户贫困户,每户会员每年增加收益3万多元。如今在李楼村,不少人家因为抱养了李正道的青山羊,都形成了“出门带把刀,回家带把草”的习惯,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家羊的营养。
养羊不只是事业,更是一份理想
“这是专门给羊羔拌的一些饲料,主要是豆粕、麸皮和玉米等成分,这些饲料算是高能量高蛋白。因为这些羊羔比较活泼好动,属于长身体的阶段,必须保证营养,满足发育需求。”李正道指着羊羔食槽里的饲料告诉记者。
顺着李正道所指方向,记者看到每只青山羊的耳朵上都带了印了字母和数字的黄牌。这些黄牌是做什么用的?上面的字母和数字又代表了什么?
“每只羊耳朵上的黄牌代表了血统和品种。一般是公羊戴左耳,母羊戴右耳。像这只羊左耳朵上的牌是G3,代表了是青山羊G系列第三代的公羊。”李正道说。青山羊耳朵上所带的牌上标识了羊的“身份信息”。这样不但能有效管理羊的生活习性,而且对于青山羊传统血统具有保护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青山羊养殖数量达到历史高峰,突破100万只,但是,由于青山羊个体较小,产肉率相对较低,养殖效益差,从90年代开始对青山羊实施改良,青山羊数量逐步减少。目前,青山羊存栏量不足2万只,纯种青山羊更是少之又少,几乎面临绝种的境地。曹县青山羊是多胎早熟的地方山羊品种,现主要分布在山东菏泽和济宁地区,已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今年五一刚过,李正道就把远在杭州的女朋友“骗”回老家,结了婚,一起入伙养殖青山羊。据了解,李正道的妻子郑立庆,出生于1989年,比李正道还大一岁,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留在了浙江省城,经过几年的职场磨炼,拿的是十几万的年薪。像这样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女孩,怎么就上了李正道的“贼船”?说起这点,李正道嘿嘿一笑:“当时,俺也算是苦口婆心,先把媳妇劝了回来结婚。结了婚第二天就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俺告诉她,牛犁一辈子地,那地还是别人的,你在外面上班,虽然收入算高,可毕竟是给人家打工,而且离家又远,照顾不了家里。你回来,咱们一起创业,再怎么着,咱家这一亩三分地是自己的……”最终,郑立庆架不住李正道的再三“忽悠”,辞了职,回到家跟丈夫一起创业。
“我们现在要做的主要是以育种为核心,种养结合,向相关产业延伸,与高校、企业开展合作,进而致力于大农业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快核心育种场的建设;二是建立新的育种、保种模式,不仅可以使青山羊育种场、养殖场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使青山羊这一优良品种得到可持续保护、利用和发展;三是开展纯种青山羊冻精的制作,提高冻精活力,这对保护地方品种资源以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作用。换句话,养羊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理想。”李正道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