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 09:52:2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皮曙初、李伟
初夏时节,在海拔1300多米的鄂西北坎子山村,头戴礼拜帽、衣着朴素的村支书魏登殿,每天都会骑着电瓶车来到村头查看道路拓宽工程进展。看着6米宽的道路地基终于要做最后的硬化,老魏高兴地说,村里的脱贫大计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是湖北省最西北的山区乡,也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集老、少、边、山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地区。坐落在湖北口乡山梁上的坎子山村,过去水、电、路三不通,村民连饭都吃不饱,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如今,坎子山村不仅要将通村公路从3米拓宽为6米,村里的万亩石林有望开发旅游业,秦巴黄牛、马头山羊的养殖业、高山蔬菜种植业和500亩华山松林也将给村民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说起这一切,全村600多名回汉两族同胞村民无不对村支书“愚公”魏登殿竖起大拇指。
“村民们称我‘愚公’,可以说我当村支书这近40年里,没停过修路、搞建设。”说起修路,魏登殿告诉记者,自己上世纪70年代从部队复员回家,当时老百姓进出村都要肩挑背驮,于是他下定决心全力打通大梁山,把公路修到山顶上来。
魏登殿带领着全村200多名回汉两族同胞的壮劳动力,历时11个月的奋战,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为坎子山村凿出了一条“出山大道”。近期记者一行乘车上山进村时,大家感慨了一路,绝壁凿路简直就是“天路”。
近40年里,坎子山村的“愚公”魏登殿没有闲着,脚下的路在不断延伸。他先后带领回汉村民靠炸药、钢钎和肩挑、背驮、手刨,寒暑无歇,共修了长达3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村里的牛羊肉、高山蔬菜从此走出了大山,鼓起了老百姓的钱包。
坎子山村的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村里徽派混合回族风格的移民新居整齐排列,回族、汉族村民集中混合居住,相处融洽。移民新居前占地900多平方米的坎子山文化广场上,篮球、乒乓球场地及多种健身器械一应俱全。
回族村民杨彩华告诉记者,村里回族、汉族基本各占一半。在村支书老魏的牵线之下,村里不仅两族通婚,而且风俗习惯互相尊重。“可以说是多亏了老魏,他为人正直,手拉着回汉两族村民,一起往前奔小康!”
这个夏天,更让村里回汉两族的孤寡老人高兴的是,村里正在新建集中安置房20户,再有两月集中安置房就能建好。届时,村里空巢老人、残疾人和五保户将会拎包入住。
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村民都已住进了集中规划建设的新房,而魏登殿一家还一直住在20多年前翻修的老屋,走的还是羊肠小路,甚至连电动车都无法开进家。对此,老魏一点不在乎,他说“全村回汉两族同胞村民脱贫,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干。”
谈到坎子山村的未来,魏登殿计划着要发展畜牧产业、搞牛羊肉深加工;开发万亩石林、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坎子山村变富是早晚的事儿,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