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2 11:15:0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子夏
在距离景德镇市区不到一小时车程的湘湖村山脚,有一间坐落在稻田间的小屋,青年陶艺家刘其弈和陈知音夫妇是这里的主人。在大多数同龄人都在奔波“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之时,他们却似乎过着另一种生活。
生于1987年的刘其弈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的一名毕业生,1989年出生的陈知音则毕业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1年,热爱陶艺、又恰为同乡的二人在景德镇相识相恋,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并在2014年结了婚。此前,刘其弈独居在湘湖村口的一间半地下室里进行创作。婚后,夫妻二人在村中更为僻静的地方买下了一处旧民居,并自己动手将之进行改造,作为生活和创作的场所。
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棉麻衣服,用的是古朴器物;枕着星光与山风入睡,伴着晨雾和鸡鸣醒来——在许多人眼中,刘其弈和陈知音似乎过着隐士般的“非主流”生活,但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生活在这里只是为了有一个让我内心更安定、更随性的空间,使我能够更自由地去创作。这并不是为了‘反潮流’,更不是为了‘制造潮流’。”刘其弈说,他和陈知音仅仅是作出了最符合自己心性的选择。
“陶器就像是我们的稻谷,这间房子就是我们的田地,我们进行创作,靠作品维持生计,不就相当于农民耕种,以米换油吗?”比起自由艺术家,刘其弈更乐意将自己和陈知音定义为“做陶的农民”。
这样的工作虽在时间分配上相对自由,却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闲适与松弛。一次陶器的烧制,需经过28小时,他们需要熬夜工作,以保证器物出窑时的质量。“这样的生活,也不能说就是我们的‘理想状态’。生活的道路是会变的,就像做陶器,充满着不确定性,你不会知道你即将迎来的会是什么。”夫妻二人认为,认真从容地过好此刻,便是最好的生活。
其弈在两幢房子的连接处建了一个凌空的檐廊,没有门窗,因为不想切割山野的风景。所以他们的房子几乎是一种夜不闭户的状态,但在这样的旷野里非但没有丢过东西,门口倒是经常多出乡邻们送的自家田地里种的新鲜蔬菜。也常有一些朋友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起来分享。饭后,坐在檐廊喝茶,清风穿堂而过。茶叶是其弈和知音一起采的当地茶青,用土法自制,用山泉水沏泡。一口茶,一眼山色,一声鸟鸣。
在景德镇三宝艺术村的一个活动上,刘其弈在向外国艺术家介绍自己烧制的陶器。新华社记者 陈子夏 摄
刘其弈和陈知音在各自的工作区进行创作,互不干扰。“有时我们会给对方提些意见,但一般都不打扰对方的创作。”刘其弈说。当旷野里的这盏灯熄灭的时候,其弈和知音的房子就彻底融入了山野,是该跟屋里屋外的一切说晚安了。
刘其弈和陈知音的房子是其弈在旧砖房的基础上一手改造的,做饭的土灶、泡澡的浴缸,包括每个房间的壁炉都是其弈亲手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