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让人极度震憾的“拾荒老人”的秘密

2016-03-15 09:26:5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闲散一石

  

  让人极度震憾的“拾荒老人”的秘密

  

  2014年11月26日,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将一位76岁的“拾荒老人”推到镜头前,他在图书馆读书看报的画面,被很多媒体转发。

  2015年11月18日,这位“拾荒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12月13日,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亲朋来到杭州殡仪馆,送老人最后一程。

  到了此时,这位“拾荒老人”精心掩藏的秘密才被世人知晓。老人真名叫韦思浩,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1952年从浙江大学分出,1998年又并入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退休前是中学一级教师。女儿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信件和证明,此时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的他,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因为他把省下的钱捐给了寒门学子。老人不仅名校毕业,而且还参与编写《汉语大词典》。

  一边是一些人的见钱眼开,贪了几千万、几个亿还不满足,一边是一位老人,靠捡拾垃圾损资助学,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一边是一些人公开里满嘴豪言壮语、暗地里大搞权钱交易,一边是一位老人公开里沉默寡言、暗地里捐资助学,两者的对比是如此的强烈,那些人大搞权钱交易的人让人震惊,此位拾荒老人却让人震憾。如果中国的绝大多数官员、绝大多数学者、绝大多数商人、绝大多数企业主、绝大多数公众能够有拾荒老人一半的品行,这个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老人拾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荒,而是这个社会精神方面的荒。

  

  领着不菲退休金的“拾荒老人”,一直在匿名捐资助学

  杭州天城路上的万家花园小区,有几幢是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韦老师生前就生活在这个小区。在这个小区你如果这样打听:韦思浩老师住哪?大部分人都摇摇头。但是,如果你说那个“拾荒老人”,不少人都有印象。

  韦老师的房子在9楼,80多平方米,里面让人意外。房子里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甚至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墙角还有几个塑料瓶。

  薄薄的床垫上,摆放着一叠叠证书和信件,很多东西连老人的女儿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我们是在收拾爸爸遗物的时候发现的,没想到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捐资助学。”二女儿吴女士坦言,一开始她们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每个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还要过着这么清贫的生活,直到翻出这些。

  

  《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捐款360元,1994年)、《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除了已经发黄的捐资助学凭证,还有很多受助孩子的来信,“每封信中,都有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爸爸不仅帮助他们,还一直关注他们的学习。”或许这些受助者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他的捐助一直是匿名,在所有的凭证和信件中,没有“韦思浩”,而是被“魏丁兆”这个化名替代了。

  学生说他“不会半点圆滑”,同事说他“对自己非常苛刻”

  为什么要取这个化名,跟韦老师相处了40多年的秦邰(应要求化名)也不得其解。50多岁的秦邰,是杭州某学校的老师,韦老师是秦邰的高中数学老师,两人是师生也是忘年交,他们一直没中断联系,韦老师退休后走动最多的就是秦邰。

  提起高中时的记忆,秦邰用“什么都会”形容韦老师。“当时他教我们数学,但偶尔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甚至英语,他都会指导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分科没现在这么细,但像他那样什么都会的老师,现在也很少。”

  因为数学成绩优异,秦邰和韦老师关系挺好。“我们都是东阳人,他当时在老家教书,后来我上大学离开了,他也换了几次工作,但一直没中断联系。他提起过助学,但没有细说,他这个人,做人很正,有的时候脾气非常倔,半点圆滑都不会。”秦邰回忆说。1991年,韦老师调回了杭州,继续他的教育工作,直到1999年从杭州朝阳中学退休,当时他已经是中学一级教师了。

  杭州朝阳中学,就是现在杭州夏衍中学的前身。杭州夏衍中学的一位负责人,对韦老师很熟悉。“虽然他退休了,但学校跟他一直有联系,去年我们还一起帮他搬过家,就是现在住的地方。”说起韦老师,这位老同事这样感叹:“对自己非常苛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对自己几乎是不用一分钱的”“虽然有时脾气不好,但真的是一位善良的老人”……

  

  在同事的记忆中,韦老师的助学一直是悄悄进行的。他在退休后,曾找过校领导,表示想在学校设一个奖学金,资助有需要的学生。“说实话,他对自己很苛刻,而且退休后一直捡垃圾,生活过得很清贫,我们一直以为他只是说说的。”

  韦老师的三个女儿一直牵挂着父亲。“我们都生活在外地,劝了很多次,希望他搬过去跟我们住,但他就是不愿意。单位分的房子,我们想给他装修一下,但他说那样太浪费了,就是不肯。”二女儿吴女士说,父亲脾气倔,她们也不能强硬。

  韦老师退休后,从不使用手机,所以每次女儿们来看他,都是守在门口等着老人回家,隔三差五,小区保安都熟悉了。“他身体一直不错,因为他就是不要我们照顾,我就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微信,请他们帮忙多多照应一下爸爸,有事马上给我们打电话。”

  11月18日晚,电话响起了,是父亲出车祸的消息……第二天,三个女儿都赶到了医院。经过全力抢救,韦老师坚持了一个月,最后还是走了。韦老师过得太清贫,走得太突然,以至于连一张可以做遗照的相片都没有。

  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而是精神道德的楷模!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十二月,杭州很冷。冷到令人痛心疾首,但是有这么一位老人,带给了我们全社会温暖。他没有浑厚的家世背景,没有富可敌国的资产,只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人,然而他却是一位无比伟大的老人。

  一位退休教师,一位拾荒老人,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我们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瘦削的身板上,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色夹克,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在图书馆伏案读书。那双看书前一定要认真搓洗的双手,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一沓沓小心收藏好的助学证明和书信,《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让人感触最深的,是那张签了名的遗体捐赠志愿表,何其伟大的精神!何其伟岸的情操!

  

  而受助者,或许至今都不知道捐助人真实的姓名。助学证明上的落款,仅仅都是“魏丁兆”这个化名。至此,社会终于知道,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而是行的高标,做的楷模!有人锱铢必较时,他却默默帮助他人,隐匿于他人不属的拾荒生涯中。拾荒者,是我们忽略的一群人,但自以为高贵优越的我们,在面对韦思浩先生时,卑弱如蚁。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