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0 23:14:1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李保国(前左一)在果园里为群众讲解相关技术。
李保国(右二)给平山县的群众进行核桃种植技术培训。
李保国(左四)为学生进行技术示范。 邢 宣摄
元月下旬,一场寒流使太行山的气温降至-20℃以下。在这最寒冷的时节,一位脸色黝黑、穿着随意的汉子,奔波在这里的果树集聚区。他每到一地,身边很快就聚拢起不少前来请教的农民。他则有问必答,不时走进果园里指着树、剪着枝作讲解。他就是太行山赫赫有名的“科技财神”、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他扎根太行山30多年,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帮助农民增加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心怀一个梦,
誓让太行披绿装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武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让他从小就立志要改变农村面貌、改变贫困生活。
1977年,李保国考取河北林业专科学校蚕桑专业。3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他留校任教。此时的他更深刻感受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一门心思琢磨着要用自己所学让农村尽快美起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李保国将太行山作为施展自己抱负的场所。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几乎横贯河北全境,仅25度以下的荒山荒坡就有1500多万亩。在这个区域,有三分之二的农民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将荒地开发成能栽种果树的良田,按照一亩荒地开垦四分良田计算,就能增加400多万亩高效林地;按每亩开发需要投入3万元计算,可增加社会投资1200多亿元;开发后的荒山按照每亩增收4000元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00多亿元。这样一来,既能扩大内需、改善环境,还能致富农民,可谓一举三得。
这时,恰逢河北林学院、河北农大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与妻子郭素萍一起,作为首批山区综合开发课题攻关组成员挺进太行山。
在邢台县浆水镇,李保国开展小流域治理,清晨5点上山,晚上七八点才返回。山里条件差,他一直过着棒子面糊糊加咸菜的生活,有时几个馒头、一瓶开水就是一顿饭。为方便工作,他还将刚满周岁的儿子和岳母接到山沟沟里。
在内丘县富岗村,李保国在农民家里住下,搞起苹果高效栽培技术攻关。他白天上山搞实验,晚上挑灯夜战学知识。那时山区没有电,李保国只能就着煤油灯看书,鼻孔被油烟熏得黑黑的。
在临城县狐子沟,他与垦荒队员一同住在荒山野岭上临时架设的窝棚里,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不少年轻人离去了,而这个不拿任何报酬的大专家一直在坚持……
采访中,前南峪已退休的党总支书记郭成志说:“当年的太行山不仅生活艰苦,施工条件也有限,用的‘土炸药’都得手工制作。为此,每次放炮李保国都亲自动手。有一次,一管炸药未能按时爆炸,李保国上前察看,可就在这时炸药爆炸了。幸运的是,李保国只是被崩了个大跟头,没受伤。”
隆隆的炮声中,“山中造地”技术渐成体系,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10%提高到90%。由李保国创造的“聚集土壤和径流”的“两聚”造林理论,使太行山14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前南峪整地成功仅仅是李保国一系列科技攻关成果的一个。30年间,他在太行山完成各类集成技术创新36项,累计应用面积达1826万亩,为农民增加收益28.5亿元。
胸有一腔情,
愿育弟子成栋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保国不仅是科技攻关的高手,也是甘为人梯的良师。他在河北农大工作的这些年,共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千余人。
谈起企业技术顾问李保国,岭城县绿岭公司董事长高胜福说,1999年初,自己响应县里“四荒”治理开发的号召,牵头成立了绿岭公司,并与合伙人一起承包了临城县城北的3500亩荒山,“可俺们不知如何开荒,老牛啃南瓜无处下口”。高胜福几经联系,找到了李保国,聘请他作技术指导。当年,李保国就带领课题组成员进驻绿岭荒坡,开始进行调查和规划。在一无土二无水的洪积冲积多砾石荒地上,李保国他们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将省水、省肥、易管理的核桃作为主要种植品种。在李保国的规划下,绿岭公司把荒山变成良田,并将结果早、效益高、品质好的“香玲”和“丰辉”作为主栽品种。
绿岭项目获得高产的同时,李保国带的学生也在实践中成才。在绿岭项目攻关中表现出色的陈利英一毕业就被企业留下,很快成长为技术主管。
在此后的工作中,陈利英和她的科研团队不断进行科研创新,先后为公司探索出机械化高规格整地、优质壮苗高成活率栽植、涂聚乙烯醇越冬防冻、地面覆盖防草保水、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等技术,使核桃亩产达460斤以上,亩效益在8000元左右,陈利英也获得河北省“全省农业科技带头人”称号。
李保国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毕竟有限。但如果让更多学生拥有老师的本领和意志,就能创造出更大的合力。我十分愿意做人梯,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材。”
出于这样的认识,李保国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都与学生们一同住联排通铺,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搞劳动实习。就在这种手把手、肩并肩的实践教育中,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取得了科研成果。学生汤轶伟在读研究生阶段就从事核桃适时剪枝的专业研究,经过上千次实验,他颠覆了冬季修剪的传统做法,将剪枝时间确定在春季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营养流失20%。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已被写入教科书,并被全国果农所接受。
在平山县葫芦峪的山场开发中,李保国的学生史薪钰从事25度以下山坡开发坡面结构稳定研究。李保国不仅与她一同确定课题,还不时赶到现场,与她一同研究解决在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试验,葫芦峪的山场开发坡稳研究取得了当年治理、当年坡面稳定的效果。截至目前,该地4万亩山场披上了由300多万株果树形成的绿装,她的研究成果也在全省推广,成为太行山、燕山综合开发的最佳样本。
身带一团火,
促富农民千万家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具体运用,才能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由此可见,科研创新和科技推广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李保国说。
心中有梦的李保国想做一个科技推广的播火者。30年里,他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农村基层奔波,在全省举办了各类培训班80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到9万余人,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传播。
李保国说,“太行山的群众最朴实,也最现实,他们看不到实际成果很难有所行动。然而,一旦看到效果,他们就毫无保留地投入力量”。
李保国讲了一个早期推广果树科学管理的故事。1982年,他第一次到前南峪建滩队指导苹果管理,刚到那里生产队长郑津玉就问:“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李保国回答:“我是1958年生人。”郑津玉说:“我1956年就开始管理这片苹果园了,来我们这儿的教授多了去了。”李保国没有理会他的话语:“先让我管理100棵树行吗?”在社员们疑惑的目光中,李保国冬天踏着大雪修剪果树,夏天顶着烈日进行花果管理。一年下来,李保国管理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果形最好看、总产量最高,来买苹果的人都想买李保国树上的。当时市场上苹果卖三四毛一斤,他管护的苹果卖到两块五一斤。群众对这个年轻人彻底服气了,纷纷来找他取经。
老百姓一旦认准了你,就能与你心贴心。此后,在前南峪,李保国说什么,老百姓就信什么。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前南峪村由草都长不好的秃岭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高效水果抱脚”的好地方,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年集体纯收入达308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村子还被命名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如果说前南峪的成功在于示范带动,内丘县岗底村的成功则在于精心设计和全面推广。1996年,一场特大暴雨席卷太行山大地,山烂了,路垮了,地毁了。李保国随着省里组织的灾情考察组来到岗底村,眼前的场景让李保国很辛酸。他捡起一个烟盒写上自己的电话号码,对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说:“不要灰心,村里的山冈上不是还有几十亩果树吗?你要是愿意,我帮你把这个产业做起来。等上山的道路修好后,你就给我打电话。”半个月后,杨双牛打来电话,告诉他道路已经修好。
于是,一场以信任对信任的科技播火活动在岗底村展开了。1997年初,李保国与妻子郭素萍如约来到岗底村住下。白天,李保国一座山接一座山地考察;晚上,他挑灯夜战为岗底村量身定制山场改造施工方案。看到村里非常贫穷,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买了纸袋送到岗底,并手把手教村民进行苹果套袋管理。
等荒山全部披上绿装,李保国又设计了一个有着128道工序的生产管理方案,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可在落实“明白纸”的过程中,村民安小三仗着有几分聪明,总爱跟李保国较劲。李保国讲技术,安小三当面点头,背地不服。结果,秋后一算账,安小三的4亩果园赔了4000多元。同村的杨会春是个老实人,专家叫干啥就干啥,同样的4亩果园,他的纯收入却达到1.5万元。这一明显对比教育了安小三,也教育了全村百姓。从此以后,大家严格按照这128道工序抓管理,“富岗苹果”栽种取得巨大成功: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夺得银奖,2008年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2011年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如今岗底村村民仅苹果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达2.5万元,村里8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
一区一地的成功效果有限,李保国又产生了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的新思路。他认为,尽管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在全省建立起30多个示范点,但这些示范点的辐射带动效果毕竟有限,能不能组织一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战略联盟,让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说干就干,李保国不顾身患疲劳性心脏病,每天奔波在全省各个重点产区和龙头企业间,牵头成立了河北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河北苹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使加盟的集中生产区域和大型龙头企业总数均超50个,其中覆盖核桃产业面积1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栽种面积的80%以上;覆盖苹果产业面积达到30余万亩,占全省苹果栽种面积的60%左右。
正是因为有了李保国这样的科技专家的带动,河北山区综合开发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2011年至2015年,太行山、燕山两处连片特困区贫困发生率由33.7%下降到18.1%,146万山区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