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16:19:26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宋晓东
一个双肩包、一辆电动车、一包方便面,再拿上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的“四大法宝”。驻村4年,近千户的村子原玉荣每家每户至少走访了6遍,她不仅带领村民摘下了贫困帽,也从“城里来的女干部”变成了百姓们的“家里人”。
从新蔡县李桥回族镇出发,经过一条新建的马路,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狮子口村。别看这条路不起眼,却让穷了几十年的狮子口村大变样。“过去去趟镇里要绕半个多小时的路,收麦时都拦不到收割机,要不是原书记给我们修路,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富。”狮子口村村民李党恩说。
新蔡县是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4年狮子口村969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776人,2015年9月,新蔡县交通局干部原玉荣被下派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一直在城镇生活、工作的原玉荣对农村十分陌生,为打开工作局面,她每天背着双肩包、骑着电动车,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至今她仍然坚持这个习惯:“走进群众家里,了解群众生活,你才知道要干些啥”。
记者跟随原玉荣采访一整天,发现她几乎没有一刻在休息。村民谁见到她,都要跟她唠两句;孩子们放学看到她离得老远就喊“原书记好”;赶到饭点时,村里人都拉她到家里吃饭。4年时间,原玉荣把村里所有家庭至少跑了6遍,从一开始群众“爱答不理”“不让进门”,到现在“盼着上门”“原书记咋还不来”,原玉荣成了村民们的“家里人”。
贫困户时培兵妻子、孩子患病,家里一贫如洗,可有一条全村都出了名凶的大狼狗,很多村里人都绕着他家门口走。为了帮扶他家脱贫,原玉荣一次次上门做工作,连大年三十的晚上都去他家包饺子、吃年夜饭,时间长了大狼狗也认识了原玉荣,她半夜进院里狗都不叫一声。
“当村干部就要干实事”,在原玉荣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几十本工作日记,详细记录着全村所有贫困户的情况:“时卫民,男,汉族,1937年出生,长期慢性病,危房。时付森,男,汉族,1970年出生,缺技术,危房改造,种植培训,医疗救助。”原玉荣发现群众贫困大多是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找准了“穷根”她开始对症下药。
68岁的贫困户时克智身体不好,40多岁才结婚生子,但他儿子时保蛟学习出色,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一人成才,全家就能脱贫,这么优秀的孩子是全家脱贫的希望。”原玉荣找到了时家的脱贫突破口,为支持时保蛟读书,原玉荣给他争取贷款、交了学费。村民时成龙患了白血病,为解决他家经济压力,原玉荣主动给他办了低保,还为他女儿介绍了工作。
“我到村里的第一天就告诉自己,干部就要干在前。”原玉荣说。村里道路不通,原玉荣争取资金修通了多年的断头路;村里缺产业,她流转土地500亩,建成了中药材示范基地;村里少人才,她苦口婆心劝外出创业成功人员返乡,带动贫困户创业;村民没活干,她各地找项目引进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赚钱。村里面的老人都对原玉荣竖起了大拇指:这闺女不是浮漂草,根扎得牢靠,事办得瓷实,是个干实事的好干部。
在原玉荣的带领下,到2018年底狮子口村引导务工、安排就业200多人、技能培训50多人,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3392元,全村整体退出了贫困村。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原玉荣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奔小康:她鼓励孝老敬老,在村里建立老年养护中心、办孝道大餐;六一儿童节,她联系爱心企业给孩子们捐助校服;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和谐家庭。原玉荣还在村口建起了民俗博物馆,老石磨、破斗笠、锈犁铧摆进了陈列室,让富起来的村民和外来游客看得见乡愁,教育年轻人珍惜好日子。
“贫困户不用愁,腰里揣满百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当年原玉荣给狮子口村民们勾画的美好生活已经成为现实。虽然顺利完成了脱贫任务,但原玉荣没有离开狮子口村,她选择继续留下来带领群众一道奔小康。
“这个村就是我的家,我想和村民们一起致富奔小康,看着他们日子越过越好是我最大的心愿。”原玉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