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08:48:12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凌广志、罗江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打破外国对橡胶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封锁和禁运,数十万垦殖大军在海南岛栉风沐雨、开荒种胶,建成近400万亩天然橡胶种植基地。
当年20岁出头的胶工王桂英仍居住在工作和生活了60多年的海南农垦西达农场,她的部分儿女和孙辈仍紧握着发展橡胶事业的接力棒。
垦荒创业情系胶林
凌晨3点,万籁俱寂,王桂英和工友们就头顶胶灯、手握胶刀,开始了割胶工作:身体微蹲在树干上划出深浅适宜的割线,既不伤树,又让胶水顺畅流入胶碗,这样一连几个小时割了约300棵胶树。上午又去收胶水,胶水倒入胶桶后娴熟地反扣胶碗,不让一滴胶乳落地,动作重复数百次,上百斤的胶乳装了满满两桶,又一路快走挑到数里外的生产队。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85岁的王桂英老人两眼闪光,兴致颇高。
1952年,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揭开了我国自主发展天然橡胶事业的序幕。此后数十万复转军人、技术人员、民工、归国华侨等组成的垦殖大军在海南岛各地兴建农场,在荒山野岭掀起垦荒植胶热潮。1954年王桂英来到爱人工作的西达农场,加入垦荒种橡胶的大军。
最艰苦的是开荒,荒山野岭蚊蛇肆虐。住搭着茅草的工地房,夜以继日地开垦荒地、修建梯田、修路架桥。王桂英说,农垦人从华侨早期开办的老胶园里采集种子,有职工为保护一袋胶种被洪水吞没牺牲。在育苗过程中,每株胶苗设置编号、精心管理,长到一人高才可定植。为防止山猪等野兽糟蹋胶苗,大家编围栏,夜间敲铁盆、打火把值守……
上世纪50年代末,首批胶树开割,王桂英走上割胶工岗位。“生产队钟声一敲,就算在喂奶也要把孩子放下。”王桂英说。夫妻俩下班已是深夜,6个孩子已蒙头大睡,摸着黑上床先数够12只脚丫子,才放心睡下。坚守割胶岗位30多年,王桂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割好胶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1952年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垦人攻克重重难关,创造了北纬17度以北大面积植胶的奇迹。如今,海南农垦植胶面积约380万亩,为国家累计贡献干胶超过700万吨。
锐意改革搏击市场风浪
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龙江农场老胶园,还留存着垦荒栽下的首批胶树,最粗壮的要两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王桂英的大儿子蔡儒学,如今在位于龙江农场的海胶集团龙江分公司担任总经理。
王桂英拥有四世同堂的大家庭,3个儿女、2个孙子接过橡胶事业的接力棒。蔡儒学高中毕业后,回到西达农场当了胶工,工作之余复习备战高考,一年后考上海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蔡儒学选择回到西达农场,从基层生产技术人员一直干到副场长。
随着农垦改革不断深入,海南农垦走现代企业化之路,于2005年整合橡胶资源组建了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秉承第一代农垦人战天斗地开荒精神,蔡儒学最大的挑战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以改革谋发展。
龙江分公司有18.3万亩核心胶林,是军工橡胶、高端民用橡胶的重要生产地。胶价低迷、胶工流失,保障产量成了难题。管理岗位冗员多、成本高,也是企业长期存在的痼疾。
非生产人员从899人压缩到276人,管理岗位全员竞岗;将105个生产队和收胶站整合成55个生产队、33个收胶站,一年节约成本约700万元;合理扩岗提高劳动生产率。2018年,龙江分公司生产干胶12181吨,同比增产693吨,总产、亩产均在各分公司中排名第一,实现净利润926.53万元。
农垦精神代代传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王桂英和爱人依靠农场的固定工资、定额粮食才把6个儿女抚养成人。儿孙在橡胶林度过童年,在农场学校上学,三代人都有深厚的农垦情结。希望儿孙回到海南农垦这片热土工作,是王桂英始终不变的朴素心愿。
蔡儒学的儿子蔡铭、蔡锋毕业后也选择了海胶集团,哥哥蔡铭在海胶集团下属的贸易公司负责橡胶货物的仓储物流,弟弟蔡锋从事非胶产业的项目策划工作。
蔡儒学说,农垦人一直保持着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实干,崇尚奉献。
50岁退休的王桂英,坚持割胶一直到60岁。她当年和爱人完成各项任务总是走在前面,不漏割一棵橡胶树,不浪费一滴胶乳。过去居住的瓦房里贴满工作表彰奖状。
受祖辈和父辈影响,蔡铭和蔡锋虽然也有其他就业机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孝、勤、俭是老人们传下来的家风。”蔡锋说。尽管晚辈们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分隔多地的三代人常常团聚。每到周末,蔡儒学和蔡铭、蔡锋都回到西达农场陪伴老人,听老人讲述艰苦条件下,勤劳工作,勤俭持家的故事。
蔡锋说,我们一家三代都在农垦与橡胶结缘,离不开这片热土,希望我们和后辈,继续开拓更美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