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11:58:3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毛绪强
“公司未来发展成功与否,我都会把养牛的事业坚持下去。20年了,我没有一天不是在与牛打交道,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荒废一天的工作,我要让人们早日吃上‘文增’牌放心牛肉。”——许文增。
许文增,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河南文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年43岁的他虽然已是周口市龙头企业的老板,但更喜欢人们叫他“牛倌”,他说这个称呼让自己的心很热乎。从1993年在家乡开设畜牧兽医诊所到如今创办自己的公司,20多年来许文增和牛的情缘从未间断过。
学成回乡如愿当起赤脚兽医
少时的许文增在乡里是出了名的老实娃,老实到许多乡亲总说他长大了连个媳妇都养不起,但许文增输脾气不输志气,在他内向的举止之下始终有着一颗向上的心。
谈起自费上大学的原因,许文增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全家就靠种那几亩地过日子,由于家庭条件差,初中毕业后我就辍学回家种地了。当了两年的农民后我愈发感觉到靠种地致富希望太小,只能养家糊口不能脱贫致富,要想有出路,还需要继续学习。我从小喜欢和动物打交道,就报了个畜牧兽医专业。”
在河南大学自费学习三年后,许文增带着知识和技术回到了家乡宁平镇,于1993年开设了畜牧兽医诊所。
20多年前,农村养殖业还没有现在这么规范,养殖环境脏乱差造成当地牲畜疫病频发,这也让许文增的诊所变得像“城镇小集”,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方开药。经销饲料、兽药、疫苗,给牲畜看病,许文增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他把书本里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相结合,由于工作出色,没过多久就成了郸城县远近闻名的兽医。
上世纪90年代末,郸城县腰周庄一养牛户家里的母牛突然发病,口吐白沫、肌肉僵硬,兽医诊断后确定为农药中毒,但用药后的母牛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见此情况后,养牛户又找了附近的几位兽医,他们也一致认定母牛为农药中毒,治疗方法换了又换,但母牛的病情并没有缓解。养牛户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找到了许文增,许文增知道了其他兽医按药物中毒治疗没有效果后,立即前往养牛户家里查看。他先看了一眼病怏怏的母牛,然后又在院子里四处查看,养牛户看见许文增不但不给牛治病反而在院子里兜起了圈子,气得直骂娘,嘴里还说许文增根本不会看病。
“大叔,你家的母牛不是药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了。”许文增把诊断结果告诉了养牛户。
“你在俺院子里转两圈就能知道俺家牛食物中毒了?”养牛户非常惊讶,眼里满是怀疑。
许文增也没有给他解释便给母牛打针吃药,没过两个小时母牛的病情明显好转,养牛户对许文增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来,河南当地有一种植物叫楝树,入冬季节正是楝树落种季节。而养牛户家里恰巧种了一棵楝树,母牛误吃了楝树种子后起了副作用,食物中毒也就在所难免了。
“要给牲畜瞧个病,找许文增绝对行。”许文增的医术逐渐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认可,他们还给许文增编了个顺口溜,在养殖户的眼里,许文增就是他们身边的兽医专家。
在许文增经营诊所七八年的时间里,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
“随着行医时间的增长,我逐渐发现养鸡、养猪的养殖户开始多了起来,而养牛的却越来越少,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随着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农村耕地逐渐由牛耕变成了机械化耕地,农民都不喂牛了。”许文增告诉记者:“按照这样发展牛价只会越来越高”。
顺着这个思路,许文增有了自己养牛的想法。
十几年经营悟出养牛赚钱之道
别看现在许文增把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养殖数量达到了2000多头,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在他第一次向家人提出要建养牛场时,他被全家人狠狠批斗了一个夏天,好在他坚持己见,在那次批斗中挺了过来。
“2002年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养牛的想法逐步成熟后便回家和老婆商量,结果老婆不但不同意还以离婚要挟我。老岳父知道后更是火冒三丈,说现在开诊所生意不错,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你这么一折腾万一赔了怎么办?”整个家庭对许文增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劝阻,好几次他都快被说服了。
“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现在生活不错,还折腾什么,但思来想去还是拧不过自己,我觉得人来到世上就要做点大事情,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没事干,我一年喝不了二两酒,从不抽烟、打麻将,我心里就是在琢磨怎么干点事情。”许文增说。
2002年底,许文增不顾家人反对,利用开诊所赚得的收入,租了一家倒闭了的养猪场,开始了自己的“牛倌”生涯。
有兽医诊所期间积累的经验,许文增对养牛并不陌生,他一边开诊所一边养牛,第一年就赚了几千块钱。
第二年他又把钱投进去建了个养牛场,通过自己丰富的职业经验,养殖效益更加可观。
许文增按照这种滚雪球的模式,把雪球越滚越大。2012年,他关掉了兽医诊所开始专业养牛,但周围养殖户家里的牲畜有病找他看时,他还是会耐心给别人解决困难。
从2012年的13头牛到现在的2000多头牛,许文增的事业越做越大。
“我养牛也有13年了,加上当兽医的时间,加起来有20多年了,别的不敢说,养牛怎么赚钱我能给你说道说道。”许文增非常内向,但与记者交谈起如何养牛却是从不含糊。
“现在有些人认为选择好的品种就能赚钱,这种想法很粗浅。养牛是个技术活,品种选择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要想养牛赚钱,必须要在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品种选择、适时出栏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许文增告诉记者。
疫病防控
为了肉牛保持健康,许文增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按时防疫。可能有的人说不就是个防疫吗?哪个牛场不做防疫呢,但许文增给记者的答案让人茅塞顿开。
“肉牛在冷天容易感染口蹄疫,热天容易引发流行热,所以要按时打针进行防疫,但每种疫病又分很多类型,这就让普通养牛场很难把控。以口蹄疫为例,共有亚一型、O型、A型三种类型的病源,这就需要防疫时要分类型防疫,而不是胡乱用药。”许文增对防疫做到了精益求精。
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上,许文增也是下足了功夫。
在饲料的改良上,他加入了如黄芩、当归等多种中草药,以增加肉牛免疫功能,提高肉质口感。并且采用先粗后细的喂养程序,以提高肉牛采食量,增加肉牛体重。
为了提高肉牛免疫力,许文增全部采用水质相对较好、安全卫生的深井水。
肉牛怕热不怕冷,中原地带冬天最低气温也就是-5℃左右,因此在牛棚设计上许文增尽量保持牛舍通风,只有通风透光适度才能提高肉牛免疫力。
品种选择
养牛这么多年,许文增喂过全国二十多个省的牛,哪头牛能长多重能吃多少料,能不能挣钱,他一打眼就能看出来。
“一个合格的买手可以通过毛色和体型来分辨是哪种牛,像云南牛一般体型较小,但牛峰很高;广西牛大多是灰鼻子、耳朵小,尾巴也呈灰色;秦川牛是枣红色、鲁西牛是草黄色、南阳牛呈泛白的黄色等等。”许文增对品种了如指掌。
适时出栏
“你选择了合适的品种,有一个好的饲养环境,有相对合理的饲料配比,还不一定能卖出好价格,所以适时出栏决定着你的辛苦能不能换来经济效益。”许文增刻意强调了适时出栏的重要性。
原来,肉牛在一岁到两岁之间生长速度最快,所以买进的肉牛最好在一岁左右,并且肉牛长到1200斤以后生长速度明显放缓,以前一天增长两斤肉,过了1200斤以后一天也就增长一斤肉。
“该出手时必须出手,不要有等的想法,有些上规模的养殖户总是想着多看看市场行情,等牛价高点再卖出,殊不知现在的牛价根本不可能和猪价一样大起大落,如果你多存栏一天,消耗的资金量就越大,就越是得不到理想的收入。”许文增对记者说。
许文增的牛场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来他的牛场参观学习,他不管多忙都乐意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许“牛倌”的名声越来越大。
构建全产业链产出放心牛肉
许文增从2002年开始养牛到现在,公司的主要业务也仅仅局限于买进小牛育肥后卖给浙江、上海、杭州等大型屠宰场。如今,他的想法又有了进一步转变并且已经付诸行动,而这一次,他的家人并没有反对,而是全力支持。
“我们国家的牛肉价格为何一直居高不下?根本原因是肉牛繁殖率跟不上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我认为国内与国外相比还有十年的牛荒,而这个十年可以说是肉牛养殖业的黄金期。”许文增对未来肉牛养殖抱有很大的信心。
国内肉牛养殖缺口太大,造成了国内牛肉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市场上会出现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注水、注胶牛肉;而当国内肉牛养殖跟不上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的时候,进口牛肉成为了弥补这一缺口的重要举措,但近年来走私牛肉、“僵尸肉”事件的频发让老百姓也对进口牛肉质量产生了怀疑。
许文增想转变公司发展方式,从单一养牛到全产业链经营,这是公司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他要打造放心牛肉的初衷。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由以前吃饱就行到现在吃饱的情况下还要吃得好,以前只是把牛养好,现在我还要搞屠宰加工,打造自己的品牌,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牛肉。”许文增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
记者从许文增口中了解到,目前文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已经自主研发出含有富硒、有机的饲料用于肉牛养殖,这种饲料可提升肉质口感;而肉牛食用富硒、有机饲料后产生的粪便又可用于有机玉米种植,收割后的秸秆可加工制作成为有机、富硒饲料供肉牛食用,这种全产业链循环模式正是许文增所追求的。
为了让公司发展赶得上规划进度,许文增还专门从外部聘请了职业经理人王丽为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关、市场开拓等具体业务。
“我这人当个‘牛倌’可以,市场运营什么的不在行,王丽可以,她在北京有三家餐饮公司,对市场运营很有研究。”许文增告诉记者:“公司已于2014年注册了文增商标,饲料厂选址工作也在进行中,预计明年中旬‘文增’牌有机、富硒牛肉即可上市,我们计划在北京开设第一家直营店,到时候北京市民可第一时间享用到我们的牛肉。此外,公司将陆续进驻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并在店内建立全透明分割车间,让消费者亲眼见证牛肉分割全过程,杜绝注水、注胶牛肉出现,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健康。”追求让消费者放心的好牛肉一直是许文增近几年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今的许文增除了养好牛,还与王丽联合村里5位养殖户共同成立了文增农牧养牛专业合作社,做到统一配料、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目前已吸收养殖户100多户,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与牛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许“牛倌”,在不惑之年选择再一次启程追寻自己的梦想,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万一梦想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