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11:12: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他确认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
扈荣良(左)深入疫区指导养殖户开展疫病防护工作
陈显利摄
周一有约
入伍37年,阻击动物流行病是扈荣良一直在做的事。狂犬病、口蹄疫、禽流感……这些流行病让人不寒而栗,然而这位动物病毒学专家、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却始终冲在一线。
今年7月以来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陆续出现成年猪死亡病例,当地政府和养猪户心急如焚。
接到有关部门邀请后,扈荣良于当日凌晨3点赶赴疫区,连夜通过实验室检测排除了猪瘟、蓝耳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后,将此次传染病确认为非洲猪瘟。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非洲猪瘟疫情通告,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扈荣良的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避免了疫情扩散和人民财物损失。
铭记恩师教诲,学成报效祖国
1981年9月,扈荣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并入伍,后又师从全军首位动物病毒学院士殷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殷震发现扈荣良吃苦耐劳、思维敏捷,于是重点培养他,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推荐扈荣良出国深造。
“出国当天,恩师跟我说,‘我送其他学生时,都在机场掉眼泪;但送你,我掉不掉眼泪都没有关系。祖国动物病毒学研究需要你,我期待你回来!’”当时的场景,扈荣良至今历历在目。
1996年至1999年,扈荣良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南澳州阿得雷德大学等机构进行科研工作;2007年至2008年他又先后在英国、法国的动物卫生组织狂犬病参考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期间,扈荣良身边许多出国留学的人都申请绿卡、办了移民;但他始终牢记恩师的话,完成研究工作后毅然选择归国回岗。
回国第二天,当昔日同窗准备为扈荣良“接风”时,却发现他正忍着牙床肿胀带来的剧痛,在实验室研究文献。“当时,国内动物病毒学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根本没时间去应酬。”扈荣良说。
用“四个必须”,抢占侦“毒”高地
扈荣良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动物可以触及的角角落落。在云南他深入到人迹罕至的荒山采集样本,在江西他爬到漆黑的洞穴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河北他走进养殖户家中指导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在宁夏他徒步走到陌生的沙漠地对骆驼进行救治……
课题组在他的带领下,也实现了多个首次和第一:国内率先建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技术规范的动物狂犬病诊断技术和抗体监测技术;首次从患顽固性痢疾的水貂中发现水貂圆环病毒,并成功研发出亚单位疫苗……
为什么扈荣良能收获如此之多的“第一”?这源于他常年坚持的“四个必须”,即一旦收到动物疫情报告,必须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必须连夜进行样本检测、必须亲眼看到实验结果、必须提出自己的防控措施和意见。
这些年来,扈荣良先后为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地的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免费监测犬血清10000余份、提供狂犬病病毒检测试剂约2万头份,还为200多个养猪户、养犬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诊断服务。
清晨五点半到岗,365天“长”在所里
如今,扈荣良已是预防兽医学重点学科和军队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多项国家重大课题主持人,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自然科学奖1项以及新兽药证书4项。
回首来时路,谈起扈荣良为何投身军营,我们要将时间拨回至54年前。
1964年1月,扈荣良出生在河北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偏僻小村,受父辈们英勇抗日事迹的感染,投军报国的种子早已在内心发芽。“是军人就要冲锋在前,穿军装就要有军人的样子。”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扈荣良所在的研究所接到上级参加抗震救灾防疫任务的命令。扈荣良第一个报了名,获知名额有限后,又多次找到所领导毛遂自荐。“灾后动物防疫工作非常重要,我在动物病毒病预防、控制和消灭上有丰富经验,是最佳人选。”最终,他如愿赶赴灾区,并在震后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3年底,已连续5个春节没回过老家的扈荣良,在妻儿的“胁迫”下,终于在年三十的中午回了河北老家。但刚吃过团圆饭,妻子侯彦利发现扈荣良又不见了。
当来到西侧偏房时,妻子发现扈荣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敲着键盘,原来由他主编的《现代动物病毒学》即将出版,为了确保数据科学、文字准确,他正在查找文献,对该书内容进行校对、核实。
多年来,扈荣良几乎365天“长”在所里,且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半就到单位。有时实验任务紧,常常连续几天不回家。
正如某研究所政委谢锋仁所讲:“科研成果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扈荣良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关,他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