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村教育 ——记河南泌阳县铜山乡柳河小学代课教师毛仁玲

2018-08-24 11:08:1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彬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泌阳县铜山乡一位普通的代课教师身上。

  她是一位坚守乡村小学31年的代课教师,至今她每月才只有1000元的代课费,但她没有丝毫怨言,一直用自己的爱和责任痴爱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村教育。10000多个日子,她把无私的爱给了每一个学生。

  多年里,她教的班级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多次获得优秀证书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她还是一位让人夸赞不已的好女儿,由于哥哥和弟弟的不幸英年早逝,她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因脑出血而瘫痪在床的母亲和年迈多病的父亲,600多个夜晚,她时刻陪在父母的窗前,用无尽的孝心照料着双亲。

  她就是铜山乡柳河小学代课教师毛仁玲

  一次迟来的采访

  一直听说毛仁玲的感人事迹,但采访一直未成行。初夏的一天,终于有机会来到柳河小学。柳河小学,是一座美丽的山乡小学,进校园的大门,学生们正在上课。

  放学铃声刚响,笔者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一年级的门口,毛仁玲今年带的一年级。本想凑中午放学机会和她好好聊聊,但就匆匆地和笔者说了一句,我先帮孩子们照顾好吃完午饭,就带着30多个学生到饭堂,边走边提醒孩子们注意上楼安全,走到饭堂,她为班级的每一个和孩子仔细发放筷子和饭碗,让孩子们安心就餐,还不时在饭堂走来走去,生怕孩子吃不好饭,等孩子们都吃完饭后,她才拿起剩下的两个馒头,啃了起来。

  “这样能吃饱吗?”,笔者问道。

  “操心操习惯了,只有学生吃了我才吃,”毛仁玲笑着说。

  本来,她中午是要回去为瘫痪在床的母亲做饭喂药的,但今天由于笔者来访,她安排了一个亲戚临时照顾母亲。

  匆匆啃完馒头吃后,她又来到班里为孩子们布置完午间作业后,这才腾出时间,讲起了她的故事。

  无悔踏上教书路

  1988年,18岁的毛仁玲刚刚高中毕业在自己郭庄村委毛桥村的家中,那年夏天,当时老村支书来到她的家中说:“妮,咱郭庄小学缺个代课老师,你过来先教几天娃娃们吧!”,父亲鼓励她说:“去吧,咱山里的人,没少吃不识字的亏,闺女好好去孩子们吧!”。

  刚到郭庄小学的情景,他还清晰记得。全学校就只有几件破瓦房,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岗上,学生的课桌是泥巴垒起来的,道路坑洼不平,没有办公室,上课改作业都在班级里。那一刻,她心底都凉了,难道我要在这一辈子?当她转身想走的那一刻,看到班级一个个求知而天真的孩子时,她的心立刻都软了,她想一定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实现走出大山、走出乡村的梦想。为了这一句诺言用无悔的行动证明了,她这一教就是31年,而这一年她的工资只有50元每月。

  无私的爱给了学生

  “感到每个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并让他们接受好教育,走好人生道路是我的职责。”毛仁玲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学生,家住岗上村,在家本来就已经发高烧一直不退,来到学校后,毛仁玲发现孩子还发烧,毛仁玲立即带着他去看村医,并自己垫了六毛钱的医药费,孩子转危为安。第二天,孩子年迈的奶奶来到学校哭着拿着皱巴巴的一角钱说:“闺女啊,太谢谢你了,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家里没钱,发了烧我也不知道咋办,多亏你了,这是我攒的钱,先还你点!”,看到此情此景,她忍不住泪水留了下来,说;“大娘,虽然我的工资不高,但学生有困难,我会像母亲一样关心他们的,这钱你拿回去吧!”,至今这个老太太还活着,还念叨着毛仁玲的好。

  郭庄村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子女众多,孩子的父亲不想让孩子上学了,准备让他在家放羊。开学两天了,还不见这个孩子来报到,毛仁玲就来到家中家访,当得知情况后,她对家长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并当即表态说:“孩子这一期的学费我拿,再苦不能苦学生。”家长惭愧地低下了头,并保证以后不再提辍学的事。

  还有一位女学生,家人认为女孩子上学纯属浪费钱,还不如在家干点活,尤其是孩子的奶奶老封建思想更是严重,让孩子辍学在家干农活。毛仁玲去了好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终于说服了孩子的奶奶和全家人,孩子重返校园。后来这个孩子以毛仁玲为榜样,上了师范,也成为一个人民教师。

  每次,赶上刮风雨雪天气,毛仁玲总是一个个把孩子送到家,自己才回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责,更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我们就有责任把他们安全地送回去!”毛仁玲说。

  一心痴爱教育事业

  在这31年中,身边的同事打工的打工,经商的经商,只有她一个选择了一直坚守,也只有她一个一直是代课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没有转正。

  “现在和你一样的教龄的一月就能拿好几千,你一个月才一千块钱,你后不后悔?”曾经有人这样问她。

  “从我选择这一行的那天起,我就没想到一个月能拿多少钱,我挚爱的是这份工作,我在乎的是我的学生和教书事业!”毛仁玲经常这样说。

  她坚持“新方法”和“新思路”,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她坚持学习新知识,常常利用工作之余钻研教材,总结分析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她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

  多年来,毛仁玲一直担任一个年级的小学语文和班主任工作,尤其是这个学期由于学校人手不够,他主动担任一年级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一天正课和辅导9节,一星期45节课,每天还要批改作业,工作量很大,但毛仁玲没有一丝怨言。

  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每当同事因事或因病请假,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相应班级的代课任务,每当学校工作需要的时候,他都无怨无悔地承担起相应的任务,不叫苦,不说累,埋头教育教学,心甘情愿为学生、为学校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家里多亏了婆婆和丈夫

  “31年来,我就请过两次家,一次是婆婆去世请过一天,一次是母亲前年脑出血住院请了一星期假。除此再也没有耽搁一节课。这对亏了丈夫和婆婆在背后对我的支持!”毛仁玲清晰地记得。

  1993年,在村支书的介绍下,毛仁玲和三里外同村委郭庄组的郭小保结婚,婚后不久添了女儿和儿子。婆婆对她说,小孩由我带,做饭洗衣服你也不用管,你只管放心去教学,这比啥都重要。

  提起多年来帮助自己照顾家里的婆婆,毛仁玲感到亏钱太对。

  碰上农忙时节,别人家都是夫妇两人在地里劳动,而毛仁玲由于平时不放假,家中的农活基本都落在了丈夫身上。

  由于长期在一线工作,毛仁玲也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丈夫和儿女。

  虽然对家庭的关怀不多,但丈夫和儿女并未对她有过怨言,依然支持他的工作。女儿经常开玩笑对父亲说:“我妈是“不要”我们了,她的心思都在学校呢!”

  用柔弱双肩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本来,毛仁玲生活的很幸福,父母亲身体英朗,丈夫在外地挣钱打工,儿子上了初中,女儿上了大学,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料想,2016年秋天的一场事故,让正当壮年的娘家哥哥和弟弟不幸离去,接连的打击,让本来健康的父母遭受沉重打击,母亲由于悲伤过度,突发脑溢血,变成植物人。父亲精神也变得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

  当听到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的消息时,一向坚强的毛仁玲昏了过去,最后经过抢救才慢慢恢复知觉。

  照顾父母的一下子全落在了这个坚强而又柔弱的女子身上。在住院期间,刚开始的6万元医疗费,都是他夫妇两人拿出多年的积蓄垫付的。

  住院两个月后,毛仁玲把父母接到了毛桥的老家中,自己也回到娘家细心照顾父母,从此照顾母亲就成了她教学之外的唯一活动。

  母亲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毛仁玲每天5店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就是为她用吸痰器吸痰,然后为她按摩,穿衣服,洗脸,这一系列活动下来将近四十分钟。之后,就开始做饭,洗衣服,给父亲端好饭,由于母亲不能吃正常的饭菜,她就用鼻饲的方式把流体状的营养品打到母亲嘴里,这又得半个小时。之后,她还亲自把药给母亲吃完之后,才开始吃早饭,这时已经七点左右,等骑着电车到学校,已经七点半左右,又要投入到一天的教学工作中。

  中午一放学,她安排好学生之后,就回到家中喂母亲吃饭擦洗身子,换药,由于中午时间比较紧张,有时她顾不得在家吃饭,就回到学校在办公室吃点泡面。

  下午放学,家长接走孩子会后,她骑着电车赶回家里。先给母亲换好尿布,再开始做饭、洗衣服、喂鸡子,吃完饭后,她还要为母亲吸痰,擦洗身子,喂药,这忙下来,就九点多了。这时她才有时间备课,往往背到深夜。为了晚上更好的照顾母亲,她在母亲的床头放置了一个小床睡在上面,随时起来照顾母亲。

  笔者走进毛仁玲目前的卧室,发现没有一丝的馊味,整个屋子干净整洁,母亲在凉爽的空调中安详地睡着,可见毛仁玲对母亲的精心照顾。

  自从母亲生病以来,毛仁玲没有出国一次远门,要么在家照顾母亲,要么在学校。就连村上的红白喜事,她也只是把礼金送过去,一次也没有吃过摊。

  这两年,她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一位学生家长看到毛仁玲如此朴素,得知情况后,于心不忍,偷偷给她送来一件新衣服,被她婉拒了。

  这两年,为给母亲治病,毛仁玲已经花去20多万,亲戚朋友早已借了个便,医药费用还在进一步增长,有的邻居看她太遭罪,就劝他说:“闺女,要不放弃治疗吧,这种病治不好不说,还会把活人拖累死!”

  每当听到这善的规劝时,她眼中立马泛起了泪花,她何尝不知道呢?但是儿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卧病在床正是父母最需要的时候,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算负债累累,受再多的苦也在所不惜!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女也很争气。初中毕业的儿子暑假没有回来,在外地打工,贴补家中,已经上大学的女儿也在学校勤工俭学。有时放假回来,他们还帮助母亲一起照顾外婆。

  毛仁玲精心照顾瘫痪母亲的孝心之举,在四邻八村引起巨大反响,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对象,不愧是一位好女儿,她的事迹必将感动和影响更多的人。(王彬)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