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09:53:00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
陈国栋去独居老人李淑兰家中,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
搬完了挡水沙袋,陈国栋已是满头大汗。
陈国栋的车后备箱里总是常备镐和铁锹。
大雨冲毁了护坡,陈国栋和村民一起修补。
陈国栋把昔日的军装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军人标准要求自己。
陈国栋去蜂农家询问雨季蜜蜂产蜜情况。
陈国栋在村里开垦了3处边角地,试种经济作物。
房山区大安山乡水峪村地处深山区,坐落在峪壶峰山脚下,每年一到汛期,防汛就成了这个深山村夏季里的头等大事。眼下,水峪村“第一书记”陈国栋和其他村两委干部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天刚蒙蒙亮,陈国栋已起床,收拾好被褥,换上雨鞋,准备前往村里易发生险情的隐患点挨个查看情况。
自从汛期来临,陈国栋已连续多日没回过家。村委会内的一间中控机房,就是他的办公室兼宿舍。房间里放着数字交换机、写字台、书柜和两张床,他和值班人员住在这间小屋里。陈国栋的床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床单铺得整整齐齐,就连脸盆里的牙缸、毛巾也摆放得一丝不苟。这些习惯,都是他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养成的。
48岁的陈国栋曾是驻良乡某部队的一名副营长。部队的磨炼,铸就了他吃苦耐劳、勤于奉献的精神,更懂得了责任的含义。2016年,转业后的陈国栋被选派到水峪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挨家挨户地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这名带着军人作风的“第一书记”,很快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小陈三天两头来我家看看我有啥需要,陪我聊聊天,帮我干了不少活儿。”80岁的李淑兰,儿子在外打工,两个女儿外嫁,老人独自生活在一间上百年的老房里。一入汛期,陈国栋隔三差五就去查看老人家的房屋防雨情况,并询问她生活上有什么需要。
“村里常住人口170多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儿女都在外打工。村里的房子都是建了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房子,用的是石板顶,下雨时易漏雨。老人们子女都不在身边,遇到难事处理不了,得常去看看。”陈国栋说,他去村民家里时,乡亲们从不叫他“陈书记”,都称呼他为“小陈”“老陈”,透着一股亲劲儿,说明没把他当外人。
从老人家出来后,正在去往下一户村民家的路上,陈国栋的电话响起来,“老陈,大雨把护坡冲毁了,你快来看看吧!”挂掉电话,陈国栋快步跑了过去。大雨过后,山上流下来的水把护坡冲毁了一段,而护坡旁就是村民开垦的农田,情况紧急。查明情况后,陈国栋搬起大石块儿和村民一起砌起了护坡,干起活儿来干净利索,丝毫不含糊。
“今晚预报还有雨要来,咋办?”“咱们把村委会准备好的沙袋,挨个搬到各处地势低、易雨水倒灌的地方,把水引到沟里,以防万一。”陈国栋和村两委干部确定了应急之策后,二话没说搬起了沙袋。一个沙袋重达25公斤,无论是扛袋,还是疏沟,陈国栋总是冲在第一个。尽管气温并不高,陈国栋却满头大汗,迷彩上衣全部被汗水浸透。乡亲们都说,这个“第一书记”实在、勤快,干活儿不惜力。村民们看到这么卖力的“第一书记”,个个也抢着上阵。
放好沙袋后,陈国栋一刻也没歇息,和巡逻队队员又驱车沿水峪口进村路一路巡查。“这条路是村民进出村的唯一道路,山上如果有落石得赶紧清理,否则就会影响村民出行。”在一处排水沟前,陈国栋停下车,从车后备箱拿出铁锹和镐,清理起排水沟附近的杂草。入汛以来,陈国栋的车里常备着耙子、铁锹、镐、雨衣等各种工具,哪里有淤塞点易积水,谁家的房子容易漏雨,哪处容易雨水倒灌,哪里经常产生落石、塌方,他都一一记在心上,每周都要转上两三次,遇到了问题就赶紧处理。
陈国栋说:“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脱掉军装也是兵,保障村民安全度汛,就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使命。”(本报记者 褚英硕/文 张立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