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今日学习

鼓励上市 国家级经开区迎制度性开放

2019-05-29 09:04:5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者陶凤 肖涌刚

  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后20天,国家级经开区新一轮开放举措正式出台。5月28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公布。

  根据《意见》,5月8日国常会上提及的提升开放水平、推动“放管服改革”、促进产业升级等内容均得到兑现。

  例如,《意见》指出,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提高引资质量,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采购、销售、物流、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合规在外商投资项目前期准备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区内企业开展上市、业务重组等。

  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于1984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国共有219家,其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不过,近几年来专门针对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并不多见。同时,各大开发区还有很大的新潜力有待释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指出,经开区称得上是我国“元老级”的园区,为国家改革开放探索出了许多经验,但是越到后期,政策含金量往往越大折扣。例如,近几年来陆续成立的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和开放程度就比经开区要大。

  “当前,国民经济强调提质增效,要从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和需求拉动。这一背景下,经开区的提质增效也被提上日程。”曹和平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意见》的出台意味着经开区的二次成长和新一轮开放,这是对经开区在制度上进行补偿。

  《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充分运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

  “配套建设保税区,给经开区更大的政策空间,能够让它跟自贸区逼近。我们国家有的经开区规模很大,产值上千亿,但是制度配套没有跟上,这次经开区重新‘披挂上阵’,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曹和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方面,除了此前国常会提出的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进行资产重组、股权结构调整优化,引入民营资本和外国投资者等举措外,《意见》还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曹和平解释称,经开区是实行管委会制度的,管委会是政府部门,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鼓励上市,旨在让管委会这类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让经开区的管理制度去行政化,向市场化靠拢,更大程度上释放经开区的活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江苏和浙江有着全国最多的经开区数量,分别为26个和21个。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经开区。今年1-4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94.8亿元,同比增长16.9%。过去一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对北京全市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超过50%。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