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11:37:4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江苏盐城市大丰丰收大地生态农庄引进的无花果系列产品在上海、苏南很受欢迎。经济日报记者 徐 涵摄
做足生态产业文章
不同区域做法各异,但各地发展生态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十分坚定
与荷兰花海的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不同,大丰大中镇恒北村的梨树种植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依托当地实际,恒北做起“梨文章”,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梨产业”。
党的十九大代表、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恒北村原先只是种树卖果,现在的恒北村确定了“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总体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恒北恒美、梨缘天下”品牌,既做强了产业又做美了村庄,成功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恒北村最大的优势就在生态。国家级生态村是我们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就是要在土地里种出黄金来。”李晓霞告诉记者,恒北早酥梨专业合作社辐射周边6个镇两个农场,带动了3300多人致富增收,“恒北”牌系列果品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自2012年以来,全村总产值从5000万元增至目前的1.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5万元增至2.75万元,集体资产从300万元增至4000万元。
恒北村委会主任陈涛说,乡村旅游是恒北村着重发力的新领域。目前,恒北村“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泉”也即将成为现实。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的生态温泉度假村项目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将在恒北村全面落地。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做法各异,但做足生态产业文章的决心和信心,却是共同而坚定的。
在四川崇州市,稻田水里有大文章:当地突出“水”字改良土壤,发展绿色农业,提供高端供给,培育农业新产业。据悉,稻田综合种养过程中涵盖了鱼、虾、蟹、鳅、鳖、鸭6大种类,不仅实现了稻养共生、稻谷增产、品质提高、增值增收,而且达到了以水改土、绿色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促进了“稻、鱼、旅、销”深度融合发展。
据介绍,通过稻田综合种养,鱼类松土活水,吃掉稻田杂草、害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通过消化吸收后排出大量粪便,达到增肥效果,改良土壤。实施化肥、农药“两减量”,增施有机肥,施用微生物农药,促进绿色生产。
农业增收的同时,崇州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逐步发展成了大产业,当地建成了58公里稻乡旅游环线,承办四届“四川自驾赏花节”开幕式,推出10万亩稻乡金秋旅游季等乡村旅游活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促进观光农业向度假农业发展。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接待游客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
河北柏乡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典型的财政穷县。对于柏乡来说,乡村振兴,首先必须从产业发展上求得突破。针对当地牡丹、葡萄产业发展基础好的优势,柏乡县确立了举全县之力发展牡丹产业的目标,计划在农业公园种植300至500亩牡丹,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陆地葡萄和设施葡萄,不断提高葡萄产业发展的附加值。未来,这两大甜美的产业将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形成有效支撑。(经济日报采访组成员:徐 涵 顾 阳 乔金亮 刘 慧 执笔:徐 涵 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