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 11:24:22 来源: 黑龙江日报 作者:
作家贾宏图在《仰视你,北大荒:“中华大粮仓”》中写到:“(1947年6月)13日那天,李在人把一块写着农场名字的松木板挂在一座草房前。接着,曾在北京上过农业大学的刘岑开着那台旧‘火犁’,轰隆隆地拉动4副大犁,身后便隆起四条翻开的土垄,闪着黑油油的诱人光亮。这就是拉起一轮红太阳的‘东方第一犁’。”
那时的他们尚且不知,垦荒人就是一粒种子,在泥泞的春天发芽生根,随之破土而出,直到如今长成“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参天大树,这棵树的名字叫做——北大荒精神。
14万名复转官兵、20万名内地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下乡知青、10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还有来自北京、天津等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组成的百万垦荒大军,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北大荒精神的壮丽篇章。
杜俊起,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发起人之一。1955年,20岁的他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带领天津市青年志愿垦荒队毅然来到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创业,建起了共青农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津庄。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发源地——共青农场管委会的会议室里,这位82岁的老人回忆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清矍的脸庞上仍旧带着坚毅和自豪。“北大荒的冬天冷的出奇,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摄氏度。晚间睡觉,棉衣棉裤都不能脱,戴着狗皮帽子,穿着棉靰鞡,把棉被一蒙,用自己喘出来的热气取暖,早上起来棉被冻成个硬盖子。北京来的周俊是赶马车的车老板子,长时间在外作业,脚趾头冻伤了,天天流黄水。一天脱鞋时连鞋带袜子一起脱下来了,一看吓了一跳,袜子上粘着3个趾甲盖。夏天蚊子、瞎蠓像疯了一样轮番向我们进攻,一巴掌可以拍死七八个,满手是血。有人在被咬伤的脸上涂上了紫药水,像鬼一样吓人。在疼痛和奇痒的折磨下,任何坚强的人都有可能精神崩溃。女队员把衣服改成面罩,男队员把稀泥一遍一遍涂抹在头上脸上。我们天津庄的青年们还发明了快乐防蚊法:点起篝火跳舞,蚊子被烟熏跑,我们跳累了,然后倒头就睡,蚊子咬也不醒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杜俊起带领荒友顽强奋斗,1956年5月4日,天津农庄正式成立,建庄三年共开荒2万余亩,三年生产粮豆180余万斤,建造房屋136间。
考验总是不期而至,有一年春天,队员们辛苦播下的5000亩大豆原本长势喜人,可是,一场特大暴雨夹杂鸡蛋大的冰雹,瞬间将大豆砸成光杆。沮丧没有击垮这些年轻人,他们硬是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又重新播种5000亩地。到了秋天,收获了60多万斤大豆,打了一场战天斗地的大胜仗。1958年天津庄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由于身体严重透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杜俊起得了膀胱癌,2000年旧病复发后再次动过手术,不仅经常打针吃药、化疗,还时时腿疼得走不动路。但这些都阻挡不了杜俊起对农场的热爱,对青年志愿垦荒精神的传承。他先后做垦荒精神教育报告780多场次,受教育6万多人次。“尽管我的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但把垦荒精神传承给下一代,我依然要做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
同时在一个农场的还有来自哈尔滨的马淑清,当年只有17岁。她的乐观开朗伴随她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垦荒岁月。她清晰地记得那么多在北大荒的第一次:第一次买了5毛钱咸菜,伙伴们快乐的表情;第一次发月饼因为舍不得吃,发霉长毛后自己伤心的泪水;第一次吃馒头,一顿吃了7个……在男多女少的北大荒,她几乎天天接到情书,有时是一天两封,她的回答是:你能扎根北大荒,我们才有可能在一起。
“唱一首《青年垦荒队之歌》吧。”有人提议。
“我不和她唱,她跑调。”杜俊起有点认真。
“那我也唱!”郭淑清不顾反对,大声唱道:
“告别了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程远离故乡,穿过那无边的原野,越过那重重山岗,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那遥远的边疆……”
歌声初起,杜俊起就已经随着放声高唱起来。“勇敢地向困难进军,战胜那荒凉的地方,用我们那勤劳的双手建立起美好的家乡,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的谷仓。”
这首歌还有无数人唱过。
在位于哈尔滨红旗大街175号的北大荒博物馆里,从一层到二层的一面松木墙上。镌刻着12000多个人名,他们是一个个长眠于北大荒的拓荒先驱。这里面有拓荒先驱“独眼将军”,有新中国最早的女拖拉机手,有为保护生产工具牺牲的烈士,有为北大荒奉献了一生的科技人员,有为北大荒接生第一批婴儿的老军医,有北大荒的音乐家、作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大荒人!从他们开始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70年来在三代北大荒人的心中生生不息。
2015年,新中国建国以来全国第二大灌区工程在青龙山开工建设,在工期极度紧张的情况之下,青龙山灌区管理站团队组织率领66支施工队伍战胜艰难险阻,一年完成四年工程量。在引渠8.31公里施工段上,每天上1200多人,进场挖掘机和各种车辆近600多台。顶风冒雪作业130余天,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抢在开春前3月上旬完成了土方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段。整个工程当年完成土方量3910.63万立方米,砂石方20.95万立方米,砼及钢筋砼27.07万立方米,以“勇于担当,敢打硬拼”的顽强作风再一次诠释了当代北大荒精神,创造了我国高寒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史奇迹。明年春天起,附近9个农场、5个乡镇的561万亩良田,将得到江水灌溉,种田成本将得以大幅下降,而粮食品质则会明显提升。
如果说第二三代北大荒人的精神力量来源于祖辈,那新一代北大荒的加入者则完全是在当今北大荒的建设中汲取了营养。“我理解的北大荒精神就是开拓、务实。当初第一次听老一辈人讲,他们冬天在那么冷的环境里住马架子、地窨子,我就被震撼到了。实际工作开始后,亲眼看到管理局局长常常早上三点就已经到地头察看庄稼长势,我也非常感动。现在,我每天上三个闹钟逼自己起床,好能尽早下到地头开始工作。”
何培雄,31岁,甘肃张掖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成为了新一代北大荒人。先后在红卫农场担任过管理区技术员、农机科科员,现任红卫农场第八管理区主任。
7年间,累计研发了基于手机网络的电机井智能管控设备、物联网智能化育秧大棚等7项创新成果,其中有3项已获国家专利,其它4项正在申报中。这7项技术都已在红卫农场和建三江管理局其它农场推广应用,每年累计为农户节本增收100余万元。
在他创办的“曲辰创新工作室”,何培雄和几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正在研究喷洒无人机的改装。普通无人机一块电池只能飞一个驾次,不适合北方大面积作业,他们研发改装的无人机两块电池可以飞三个驾次,而且简单易修,出了故障,飞手自己在地头就可以搞定。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失败、挫折和孤单也让我有过不想干的念头,但干番事业的梦想和领导们的鼓励关怀让我又坚持下来。现在我还记得刚到红卫时的情景,一望无际的稻田,一排排大马力的机车,当时感觉这就是我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只要这里需要我,我就永远留在北大荒。”
开拓之路向来没有归途。
太多的拓荒者在这片土地上倾注智慧和热情,新中国最早的女收割机手刘瑛,全国劳动模范、创造完整爱车节油法的郝焕文,创造农机史奇迹的张守常,著名水稻专家徐一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玉祥,国际知名的植物遗传育种专家郭梅,清华博士生导师胡鞍钢,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葛柏林……
无数的人,无数的人……他们献上青春与汗水,却只是寂寂无名。70年过去,北大荒儿女创造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果说北大荒是一幅恢弘壮丽的长卷,他们正是执笔者,他们也是画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