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以“农业共营制”为核心 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2015-10-26 16:21:0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杨成伦

  崇州市隶属四川省成都市,辖25个乡镇(街道),人口67万人,耕地52.14万亩。近年来,崇州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农业经营、服务两个主体,探索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有效破解农业生产经营中“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特别是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推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发展。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

  组建农业专家大院。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一校两院”,组建了集农业科技转化、项目合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专家大院。专家大院建立健全项目评审考评、学科专家聘用、课题管理激励、转化利用服务、后勤管理保障“五大机制”,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专家大院常年聘请专家101名,已引进推广成果59项,同119家农业企业、专合组织签订科技服务协议。

  组建农业科技推广团队。依托聘用农业专家和市、乡两级农业推广机构,组建农业科技推广团队225人,采取“专家大院专家+农技人员+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技术服务模式,形成农业专家团队、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上下互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形成农业科技“产、学、研、用”完整链条。2015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插秧、绿色防控等节本增效技术15项,应用面积20万亩以上。

  构建农业专业化服务

  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整合公益性服务资源,探索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向功能园区化、产业链条化、规模集群化发展。引导永欢、一稼禾、蜀农昊3家农业公司建成“一站式”农业服务超市10个、“粮食银行”10个。农业服务超市依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为服务对象制定农技服务计划,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质量监督等,形成“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服务超市+服务对象”上下互通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集聚专业化服务功能。农业公司运用市场机制,筛选服务质量好、服务能力强、服务价格优的经营性服务主体,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在农业部门监管下,确保了农业投入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农业服务超市根据订单服务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配农业经营性服务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将分散的经营性服务资源纳入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延伸农业产业链,培养一批从事农机、植保、育秧等生产活动的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民就业就地化、职业化、产业化、组织化,实现素质和收入“双提升”。

  开展“一条龙”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服务超市按照技术要求,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免费)、农业劳务、农业机械化、农资配送、专业育苗、病虫统治、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储、“粮食银行”等全程农业生产“一条龙”社会化经营性服务,满足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

  建立服务价格协商机制。农业公司结合经营主体的需求,邀请经营性服务主体、规模经营业主、市农发局技术人员等代表,召开需方、供方、技术人员三方参加的服务价格协商会议,达成共识后形成当年服务价格。通过农业服务超市“订单”服务,每亩每年直接节约生产成本150元以上。

  实行“菜单式”管理服务模式。服务价格协商完成后,将服务项目、内容、价格等在农业服务超市公开公示,服务对象根据需要进行“点菜”,签订全程或者单项服务协议,实行“菜单化”服务。同时,农业公司对服务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反馈,确保服务质量。

  构建农业品牌服务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配备质量安全监管员,对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实行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市认证“三品一标”68万亩、地理标志产品3个,已经建成“国家级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国家级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桤泉蔬菜省级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培育农业特色品牌。政府成立农业品牌管理委员会,从事农业品牌的规划策划、包装推介、政策扶持、指导监管。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培育区域型、综合性、特色化农业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推出“稻虾藕遇”、“土而奇”等一批农业品牌。

  搭建电商营销平台。坚持“政府主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创新“互联网+农业”创业,成立市农村电子商务运管办公室,引入社会资金搭建“西蜀粮仓·崇州味道”农村电商平台,采取O2O销售方式,同“京东”等网上供销平台等合作,组建成都蜀之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线上供销线下体验“崇州农特馆”、土而奇体验馆,培育“稻虾藕遇”等电商品牌,开展网上推介、预约、预定、配送农产品等电商服务,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完善农业政策性投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资金投入的作用,同国家农发行合作,用好新村建设节余集体建设用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承贷主体,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推进10万亩粮食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开展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推进财政资金和金融、保险、担保、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全市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85宗,贷款余额14668.7万元。

  建立农业风险化解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风险、分担补偿、财政担保资金持续补充机制,从2015年起本级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注入政策性担保公司,以后每年按10%递增持续注入。

  开展生产成本资金互助。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和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原则,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资金互助4758万元,互助资金用于合作社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发展高效农业项目,本级财政按基准利率给予50%贴息。

  (作者单位:四川省崇州市农村发展局)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w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