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10:56:5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许雪亚 郑景顺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 精准扶贫走出“福建节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
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他们用“滴水穿石”精神统领扶贫开发工作,不断研究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制定新举措、探索新路子、建立新机制,形成“弱鸟先飞” 、 “滴水穿石”等全国性的扶贫开发经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帮扶才能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当前扶贫进入了新的攻坚期,探索扶贫工作新机制,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任务。福建省各地在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等方面取得经验,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扶贫新路,值得各地借鉴。本刊记者就“精准扶贫”这一主题,奔赴福建各地,总结扶贫经验,采集最新进展情况。
用硬措施啃“硬骨头”
——福建省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实施
福建省老区多,山区多,摆脱贫困奔小康,是人民的美好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发展还不太平衡,特别是一些革命老区和偏远山区发展还相对滞后,有些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福建目前仍有23个县属于欠发达地区,2013年合计生产总值不到全省的1/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不到全省的1/20,人均水平分别相当于全省的六成和三成。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措施,扶贫攻坚的步伐更加坚定。通过大力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扎实地坚持弘扬“滴水穿石”精神,紧紧把握几项重点工作,2014年如期完成了5万户、20万人的减贫任务,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福建,正在大步前行。
造福工程安家又安心
2013的春节,福州闽侯县大湖乡东姚村村民姚心梅过得格外舒心,享受到福建造福工程生态移民搬迁的政策,她和家人从以前漏雨的破屋搬进了新房,从此告别担惊受怕的日子。
这个改变全家人命运的搬迁,姚心梅直呼“想不到”。如今,她两个儿子在福州市区开店,已经买了车,晚上随时回来住,早上再开车到市区上班。
福建多山,“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写照;福建靠海,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分散居住在偏远山村和偏僻海岛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为帮助这部分群众脱贫致富,从1994年开始,福建省组织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搬迁移民计划,称之为造福工程。
造福工程自实施以来,每年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因“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和谐”,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德政工程”。
2010年6月,南平、三明、龙岩等地遭遇特大暴雨洪灾,许多村民家园被毁。福建省提出灾后重建点的建设一定要立足长远、统筹考虑,紧密衔接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改造和当地产业化进程,并将灾后重建的农户纳入造福工程。
由此,造福工程内涵更为丰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1年7月,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新时期造福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注重统筹、做好规划、搞好试点,不断完善造福工程的各项政策举措,积极稳妥推进这一惠民利民重大工程建设。随后福建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受益人群范围扩大,财政扶持力度也大大增加。
2012年,新一轮造福工程提倡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并将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纳入其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搬迁范围扩展至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石结构房搬迁安置、省级试点小城镇的旧村复垦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等七大类。
2014年福建省继续把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省级以上补助资金8.27亿元,对居住在偏远自然村农户、地灾户、受灾户、生态保护区农户、五保户以及泉州石结构房住户进行搬迁改造,全年搬迁改造50152户、21.5万人,超额完成了任务。同时扶持建设了100个百户以上的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通过造福工程搬迁改造,有效地改善了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困难群众的收入,搬迁群众收入增长15%以上,高于全省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造福工程让老百姓真正享到了福。
小额信贷拓出金融扶贫新模式
贫困地区发展难,资金不足是瓶颈。为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福建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为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2014年4月23日,对政和县外屯乡洋屯村农家人莲子专业合作社许仁寿、郑代柳等10户莲农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们获得了一笔“救命钱”——中国邮储银行政和支行向他们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110万元。与此同时,政和县扶贫小额信贷启动仪式也在洋屯村举行。
洋屯村2010年开始发展莲子种植,村里还成立农家人莲子专业合作社。以前,他们没少为筹资焦头烂额。后来,为了解决全县中低收入农户生产中缺资金问题,尤其是扶贫对象缺乏资金问题,政和专门成立扶贫小额信贷助推协会,用省扶贫小额贴息资金和县里自筹的资金存入银行,作为风险保证金,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农民可用土地经营权、山林权、农业钢构设施等作为质押物。洋屯村的莲农首先以1800亩的土地经营权作质押物贷款110万元,这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
2014年福建省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力度,在原有11个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县的基础上,新增了政和、明溪、宁化等8个试点县,通过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着力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全年共为2万多户农户提供小额贷款贴息2000多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19个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县,为800多个贫困村的1.5万多农户提供无抵押物担保贷款5亿多元,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为了保障资金有效使用,福建省还先后举办涉及小额信贷知识、实用技术、公共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会,扶持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经营项目,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逐步摆脱贫困。
扎下“一根针” 带动“千条线”
“有困难找第一书记”,这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芹洋乡溪源村群众常说的一句话。
2014年4月,宁德市工商局人教科副科长陈德平主动请缨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并任溪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他走访村民184户,把村常住家庭全部走访完,记录群众困难84条,归纳整理建议意见45条。这一做法有效改变了过去群众经常上访状况,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一年来,陈德平为当地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好事,落实帮扶资金192万元;还发挥工商优势,吸引企业回归,引导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村规章制度,壮大村财收入。
发展是第一要务,贫困村眼下最迫切的就是要发展。摆脱贫困的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就要增强发展的“造血”能力。因此,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成为福建农村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前不少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及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眼界、见识、办法和发展思路等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对这些落后的农村地区,有计划地充实领导骨干和人才力量,引导和帮助当地干群共同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具体路子、具体办法,已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派驻村干部是当前解决农村基层领导骨干和人才短缺的一项切合实际的措施,通过扎下人才这“一根针”,带动上下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了服务三农的“千条线”,将城市和机关的各种能量运用起来,将城乡各种资源统筹起来,进而增强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合力。
按照“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企业结对”四位一体的要求,福建省大力开展了第四轮干部驻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全省共确定了22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其中省级重点村236个,从省、市、县选派234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基本实现了贫困村帮扶全覆盖。全年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投入重点村的帮扶资金达13.97亿元,用于9063个项目建设。同时,还不断探索完善企业结对帮扶做法,在省级重点村中安排53家央属、省属企业结对帮扶其中的74个特困村,每家企业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20万元,取得了良好成效。
挂钩帮扶 “输血”变“造血”
挂钩帮扶机制,是福建扶贫开发工作的又一利器。2013年8月,福建省委召开全会,对23个重点县实行每个县至少1位省领导挂钩,省直1个部门牵头、4个部门协作的帮扶制度。
福建省领导每年至少两次深入到挂钩帮扶重点县,检查工作,剖析问题,研究对策,谋划思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协调对接,进行会诊式服务,重点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2014年全年共解决了100多个重难点问题,同时开展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工作,有效促进了问题解决、政策落实。此外,不断加大山海协作力度,强化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对口帮扶,重点推动23个重点县和对口帮扶县共建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17个产业共建园区。2014年,23个重点县生产总值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焦坑村是三明市扶贫开发协会第一个定点挂钩帮扶的村,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和土壤条件,该村自2013年以来开始试种紫薯并取得喜人成效,现已带动贫困户种植紫薯400多亩。同时,开展紫薯种植培训班,使紫薯的产量从最初的2800斤/亩提高到现在的3600斤/亩、产值3000元/亩,该村现已成为全县有名的紫薯示范基地。连续的挂钩帮扶,让焦坑村有了全新的变化。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11330元,村财收入32万元;两年来村民收入提高了2930元、村财收入增加了10余万元。新建的村部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农产品交易点等项目也都一一落实,这些成效不仅让贫困村的百姓摆脱了过去救助式的扶贫方式,从“输血”变“造血”,也增强了政府对挂钩村帮扶工作的信心。
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在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蒋坊村,村民林玉华有了好项目,脱贫致富;在黄坊乡陈岭村,农民吴德明有了资金,进行二次创业;在里心镇上黎村,特困户朱鹏翼有工作做,生活也有了保障。
这些农民生活的改变,都源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作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5年,建宁县确定4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根据不同贫困户状况,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的脱贫措施。对于有技术没项目的贫困户,为其“量身定制”脱贫项目;对于有项目没资金的贫困户,在经济上提供帮扶;对于既没技术又没资金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保障工作则是最好的选择。2014年,全县贫困人口10149人,截至目前已脱贫4000多人。而这,只是福建“精准扶贫”攻坚战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习近平同志对“精准扶贫”的方向讲得很明确,同时提出探索“可复制经验”的要求,这些是扶贫工作的指南针。
贫困主体情况千差万别,找准对象才能扶真贫。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福建在建档立卡摸清底数下足功夫,做到“精准识别”。从2014年开始,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相当于2010年3000元不变价)的93万贫困人口和2200个农民收入、集体收入较低的贫困村以及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全面建档立卡,他们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致贫原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措施和扶贫成效,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福建还定期监测贫困农户、贫困村、重点县的贫困状况、收入变化以及发展动态等情况,建立常态化的进退机制。
如今,一场“精准扶贫”攻坚战正在福建掀起高潮。龙岩市,进村到户,促特色产业发展;宁德市抓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抓九个扶贫样板点,示范效果明显;泉州市认真探索经济发达地区扶贫工作的组织形式与扶贫模式,深得社会认可;莆田市在仙游县贫困乡开展连片帮扶工作;南平市着重开展生态扶贫工作等等,都做得比较准、比较好,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在探索“可复制经验”方面,福建抓了许多示范点,成功地走出了平和蜜柚、建宁莲子、德化黑鸡、连城紫地瓜、福鼎白茶等发挥各地优势产业扶贫的路子。
2014年底,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宁化召开了全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部署了新一轮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落实三个目标:一是今后几年内每年要减贫5万户20万人;二是到2018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三是要实现精准扶贫到户到村、建档立卡、针对性帮扶、动态管理,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变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福建全省上下一心,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拉长短板乘势发展,一项项扶贫政策和制度在落地,一个个扶贫成果在呈现。